分享

【英国】女王刺客,40年来第一个被判刑,圣诞夜手持弓箭闯入女王住所

 鲁晓芙看欧洲 2023-02-06 发布于卢森堡

鲁晓芙看欧洲”,第一个全欧洲范围内的财经生活公众号。

鲁晓芙(Xiaofu_Lu),财经作家旅居欧洲,已经出版《欧洲投资实用手册》等财经书籍。

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为基地,以英法德三种工作语言,从事全欧洲范围内的投资并购业务。

已经开启“快捷转载”,欢迎其他公众号按照规定转载。

虽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已经去世了,但是她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名气、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同时她也面临着很多危险,经历了很多刺杀活动。

最近英国的一次法庭审判活动,为我们揭示了她曾经面临的最大的刺杀风险。


在2021年圣诞节晚上大概八点钟的时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他的家人,包括现在的新国王查尔斯,在温莎城堡团聚,准备欢庆圣诞佳节。

来自英格兰南部南安普敦的柴尔,当年21岁,正式工作是超市服务员,一身黑衣,戴着黑色头套,金属面罩和黑色手套,潜入了温莎城堡。

他手拿十字弓,十字弓是一种从弓演化而成的射击兵器。相对于弓,因不需要在拉弦时同时瞄准,所以对使用者的体能和技术要求都比较低。虽然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一般来说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而且命中率更高,在古代是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十字弓可以轻易造成重大伤亡。

他在进入温莎城堡之前,还以温莎城堡为背景,拍摄了一小段视频,发送给了他的朋友。

他背对着温莎城堡,郑重宣言:“我将要试图刺杀英国女王,我对我做出的事感到抱歉。”

柴尔宣布了刺杀理由,“这是为为了1919年屠杀案受害者报仇。”
在1919年,英国军队在印度西北部圣城阿姆利则,向抗议民众、手无寸铁的普通平民开枪,枪杀了将近400名锡克人。这件事情成为英国殖民印度的惨痛回忆,印度政府和民众一直要求英国政府道歉。
录制完小视频以后,柴尔翻身进入温莎城堡,为了这次刺杀任务他精心策划了行动,对于温莎城堡的内部构造和防卫安排了如指掌。但是在他最后眼看要到达女王居住区域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名皇家卫兵,经过打斗之后被卫兵制服。
被闻讯赶来的多名卫兵控制住,柴尔的表现就像电影里面的英雄人物一样,他大喊“我是来杀女王的!”
在今年2月4日,柴尔刺杀女王案件在伦敦开庭审讯,法官宣布将在3月31日宣判,预计最后的罪名是威胁杀害、持有攻击性武器和叛国罪。

柴尔是最近40年来刺杀女王的第一人,也是叛国罪的第一人。
最近一次英国女王遇刺,那是1981年了,一个英国少年当众冲女王连开6枪。

1981年6月13日女王生日这天,按照惯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会骑马或者是乘坐马车举行阅兵巡游典礼。

阅兵巡游典礼盛大而隆重,还能一睹女王的风采,每年的阅兵巡游典礼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民众来参观。那一年,英国女王55岁。


女王4岁开始练习骑马,马术精湛。在阅兵巡游典礼上,为了保持姿态优雅,女王采用了侧鞍骑姿,侧着身坐在马上。


女王穿着红色军装,戴着白色手套,骑着一匹精神抖擞的黑马,看上去英姿飒爽,非常精神。

女王从白金汉宫出来后,骑着马沿着大道缓慢骑行。


突然,在距离她不远处的人群中出现了一个持枪少年,少年把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了她,啪啪啪,连开了6枪。

枪声响过之后,负责警卫的士兵快速出击,抓住了那名刺杀女王的少年。

抓捕他的警卫们非常愤怒,认为这名少年肯定是疯了,竟然敢向他们尊敬的女王开枪。


不知什么原因,现场虽然听到了6声枪响,女王并没有受伤,现场也没有其他人受伤,只是女王的马被惊着了。

女王一生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心里再怎么慌张,表面上却表现得非常镇定,很快将受惊的马控制住,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完成了整个巡游典礼。


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刺杀女王,不是疯了,就是不想活了,这名少年刺杀女王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这名少年17岁,是一名英国人,精神很正常。他刺杀女王的理由在常人看来非常荒诞,“我想出名,想成为第一个向女王开枪的人。”


少年叫马库斯·萨金特,曾经在军中服役,接受过军事训练。

这是他在军事训练中的照片,长相清秀,神情腼腆。从长相上看倒不像是一个能做出极端行为的人。

在刺杀女王之前,他和母亲住在一起,一直没有工作。

最后,他被判刑5年。




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VCQ2FFU0543GVBM.html

附:一位女性朋友坐在对面,房间里放着轻柔的音乐,对着比利时精酿啤酒和法国玫瑰酒,西班牙小吃和意大利火腿片,我们聊聊欧洲。

网红经济是一种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现象,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中国的网红经济在发展中迎来了爆发点,实际上,欧洲各国的大小网红们,也将目光投向了神秘的东方大国。

德国学者说:“中国是全球网红经济的发动机,也是世界第一网红经济国。

在网红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活力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