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心衰正性肌力药物临床应用新进展,季晓平教授精彩解读

 limingxin1969 2023-02-06 发表于上海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4点说清楚!心内科医生必备



撰文 | 陈晶晶

正性肌力药是治疗急性心衰的重要药物。急性心衰是心内科危重急症,抢救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得当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所以正性肌力药的合理应用就至关重要。那么,临床中常用的正性肌力药物有哪些?临床应用中又该如何选择?

值此2022年底辞旧迎新之际,在2022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来自山东大学的齐鲁医院季晓平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急性心力衰竭正性肌力药物临床应用新进展”,一起来看看吧~

正性肌力药物的

分类和作用机制

季晓平教授提到常见正性肌力药物按照其作用靶点分为以下五类:

  • I类NaK-ATP酶抑制剂:洋地黄类。

  • II类儿茶酚胺类: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 III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氨力农、维司力农、依诺昔酮等。

  • IV类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等。

  • V类肌球蛋白激动剂、转基因治疗等。

表1 常用正性肌力药物的对比

文章图片1

季晓平教授于对左西孟旦的药理作用及分子靶点做了重点讲解,传统正性肌力药物在缺血代偿方面增加细胞能量需求和心肌耗氧,并可能产生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而左西孟旦通过Ca²⁺增敏机制发挥作用,不会产生同种程度的不良反应,且在缺血状态下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休克效应,使其在急性心衰应用中较传统正性肌力药物更具优势。

表2 左西孟旦的分子靶及点药理作用

文章图片2

最新欧洲专家共识

对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推荐

自21个国家的专家提出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的专家共识[1],旨在解决急性心力衰竭和晚期心力衰竭患者中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问题,季晓平教授就该专家共识进行相关讲解。

该专家共识提出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有三大主要步骤:

第一步:是否真正需要正性肌力药物?(识别合适的患者)

文章图片3

第二步:选择哪种正性肌力药物最为恰当?(选择合适的正性肌力药物)

文章图片4

第三步:何时开始减停正性肌力药物最为恰当?(确定停药时机)

文章图片5

正性肌力药物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不良事件风险

1)多巴胺可引起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高剂量时。

2)多巴酚丁胺除了引起快速心律失常外,还可能出现由于血管舒张引起的低血压。米力农可引起快速心律失常和严重的低血压,对肾功能受损或恶化的患者应慎用。

3)左西孟旦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和低血压。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房颤,而与其他药物相比,由于避免心肌细胞钙超载,药物所致心律失常作用不明显。如果不给负荷剂量这两种不良反应可能避免发生或发生受限。

使用注意事项

1)血压降低伴低心排血量或低灌注时应尽早使用。

2)当器官灌注恢复和(或)淤血减轻时则应尽快停用。

3)药物剂量和滴注速度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作调整,强调个体化治疗。

4)血压正常、无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的急性心衰患者不宜使用。

5)因低血容量或其他可纠正因素导致的低血压患者,需先去除这些因素再权衡使用。

正性肌力药物相关研究

季晓平教授特别介绍了2种常用正性肌力药物米力农和左西孟旦的相关研究,具体见下表。


表3 米力农和左西孟旦的相关研究[2、3]

文章图片6

小结



正性肌力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它们是治疗急性心衰患者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动力学和症状。然而,由于不良反应以及不正确的使用,导致短期和长期死亡率的增加

确定合适患者,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优化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十分重要。

左西孟旦不同于其他几种正性肌力药物,其具有独特作用机制、药理和药代动力学优势,使更多急性心衰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Farmakis D , Agostoni P , Baholli L , et al.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use of inotrop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and advanced heart failure: An expert panel consensu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9, 297:83-90.

[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钙增敏剂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21,4:1-8.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4).


文章图片7
季晓平 教授

  • 季晓平,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副主任The Fellow of ACC(FACC)

  • 山东省首届心血管病学专业博士生

  • 2005-2006年在美国hartford医院研修学习

  • 山东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第九届全国委员,心衰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 国家心衰专病中心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委

  • 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山东省中心主任委员

  • 山东卒中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新药评审专家

  • 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 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专家

  • 心力衰竭国际学院特聘导师

  • 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学案例评审专家

  • 多家杂志编委及审稿人

  • 承担或参加863、973、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自然等课题

  • 1986年工作至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疑难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衰的诊治有着很深的造诣。

  • 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70余名。

  • 山东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 胡润百富好医生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学术支持: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衰中心

本文审核:季晓平教授

责任编辑:彭建萍

版权申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