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要介绍的就是佘太君,亦称佘赛花,是北宋名将折德扆之女。
据传,或因祈求子孙后代福禄有余(佘与余相近),或因宋朝时规避祸事,而改折姓为佘姓。
后嫁与杨令公杨继业为妻,聪慧机敏、擅长骑射、精通文韬武略,在其丈夫儿子相继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后,毅然挂帅出征,率领杨家十二寡妇征西,保卫大宋疆土。
相传,佘太君活到了一百多岁,最终亡故。她的一生彰显崇高的家国情怀,随后其事迹被改为传统戏剧,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后人所传扬和赞颂。
第二位是周云镜,她的父亲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的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后降于北宋,并将家传铁旗藏刀法传授给周云镜。
之后,周云镜嫁给杨令公的大子杨延平为次妻。她为人聪颖,随佘太君征西,临危不乱、指挥有度,除此之外还多次上战场抵御强敌。周云镜后为杨门十二孀人之首,在征战多年后病故。
第三位是“大刀耿二娘”耿金花,她的父亲是北汉泽州花刀令公耿忠,后也降于北宋。
耿金花是杨令公二子杨延定的正妻,成婚不久,杨延定就殉国了。自此,耿金花陪伴在佘太君左右,在周云镜病故不久,她也去世了。
第四位是“神射董三娘”董月娥,她的父亲是北汉忻州铁弓令公董镇洪,也是北宋的降将。
董月娥是三郎杨延光的妻子,擅长射术,箭法出众,在杨门女将中的武艺也是数一数二的。关于杨三郎的妻子究竟是谁,说法不一,因此关于她的结局也不得而终。

第五位是“神力孟四娘”孟金榜,她是北汉降将代州铜锤令公孟志远的女儿,后嫁与四郎杨延辉为正妻。
金沙滩一战,杨家将损失惨重,四郎不知所踪,孟金榜便认为他殉国了,留在天波府守寡十余年。
多年后,四郎回到家中,并带回了铁镜公主耶律金娥,也是杨门遗孀的第六位。
原来,当年四郎在金沙滩战役中被敌方俘获,他假装投降敌方,隐姓埋名,因武艺高强被萧太后赏识,娶了铁镜公主为妻。
铁镜公主一心在杨四郎身上,甚至为他偷盗令箭。若干年后,两人才得以回到杨家。孟金榜宽容大度,铁镜公主也与杨家众人融为一体,随军征战,二人皆为善终。
第七位是马赛英,她是北汉降将石岭关长眉令公马信的女儿,后嫁与五郎杨延德为妻。金沙滩一战后,杨五郎幸存,却出家至五台山。
马赛英痛苦过后,将精力投入到了戎马之中,武艺高强的她征战沙场,是杨门女将中实力强劲的存在,征西时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多年行军,积劳成疾,不久病逝了。
第八位是王兰英,她是六郎杨延昭的次妻,因为在战场上擅长使用双刀,被人称为“大刀王兰英”。
她与杨六郎自小指腹为婚,经历了北汉归降宋朝,两家联系全无,几经周折,王兰英才得以寻到杨家并与杨六郎完婚。
据传,王兰英天生神力,武艺超群,在征西之战中所向披靡,斩杀敌方多员大将,战功赫赫,也是杨门女将中比较长寿的一位。
第九位是杜金娥,她是七郎杨延嗣的妻子。自小与父亲在山寨中长大的杜金娥,使得一手好刀,身手了得。
据小说记载,杨七郎在金沙滩一战中突出重围,寻至潘仁美处求救,被潘仁美乱箭射杀。
此后,杜金娥化悲痛为武力,在征西中奋勇杀敌,战功卓著。最终,杜金娥在战场上厮杀时负伤,不久便病逝了。
第十位是耶律银娥,也称玉镜公主,她与耶律金娥是姐妹。金沙滩一战,八郎杨延顺与四郎的经历相似,被俘后忍辱负重,期间被玉镜公主看中,成为驸马。
多年后,杨八郎病逝,耶律银娥以八郎之妻的身份认祖归宗。她也参与了征西,结局是善终。
第十一位是穆桂英,她是杨延昭之子杨宗保的妻子,是戏曲《杨家将》中塑造的虚拟人物,历史上暂无考据。
相传,她是穆柯寨寨主穆羽之女,武艺高强,曾生擒杨宗保。她是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甚至年过半百仍然挂帅出征。她一生戎马,立下赫赫战功,最后逐渐隐退朝堂,终其一生。
第十二位是焦月娘,她是杨延昭次子杨宗勉的妻子,其父是杨延昭的副将焦赞。
出身武将之家的她武艺不容小觑,杨宗勉英年早逝后,她毅然留在天波府,随杨门众女将上阵杀敌,也跟随佘太君参与了征西之战,在交战过程中,以身殉国。
杨家将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杨门十二寡妇的言行更是将精忠报国、有情有义诠释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巾帼英雄!

作者:李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