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立人生之平衡术之“爱和恨”【43】

 新用户97560OBk 2023-02-07 发布于江西

爱之深,恨之切。

爱与恨,是人类的两种基本情感,亦是最易偏离理性轨道难以驾驭的两种情感。在佛家看来,人世间任何的爱和恨皆为累世积累的。今天之爱,往往是因为上辈之爱;今天之恨, 往往也是上辈之恨。

爱和恨,转念之间。当刻骨铭心之爱受到伤害或失去之时,一般会受不了打击,埋怨、伤心和委屈等情绪会一起涌出来,如果没有地方渲泻,往往就会转化为痛彻心扉之恨。

在《说文解字》中,繁体的“爱”是由“爪”(爫)、“冖”、“心”、“友”四部分组成。

“友”是象形字,甲骨文中为两只右手紧紧相握,表示友谊,本意为“朋友”、“友好”。上古之时,“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故“爱”之本意为抓住朋友之心。然此朋友之心是被“冖”所“覆盖”和“掩饰”了的,要真抓住朋友之心,让朋友对你敞开心扉,以心交心,前提是你须先向你的朋友敞开心扉,倾心投入,倾情付出。

 “恨 ”是形声字,从心从艮,“艮”意为“边界”,“心”与“艮”相联表示“在心里退却、回头”,义为心里后悔和怨恨。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打坐,发誓要找到他所寻求的东西,在第49天时明心悟道,成为大彻大悟之人。那么,成道之日,佛陀究竟证悟了什么?

释迦牟尼后来指出,“一粒沙中,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 在一粒沙中或许蕴藏着一个微观的暗物质宇宙,即言佛陀看到了一粒沙中的微观世界(此处之“看到”,非用眼睛去看,而是一种醒觉和顿悟)。当参照物发生改变时,在世界没有绝对的衡量,仅仅是作为一种参照和一种相对比较,一粒沙中不仅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还是一个微观宇宙。

按照南怀瑾先生的理解,佛陀证悟的其实就是“缘起性空”。在此基础上,佛陀进一步指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通俗而言即人人本是佛,然因妄想分别而迷了,使智慧不能无法显现。若凡夫能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立时便与佛无二,佛的智慧神通也立时便得。

有多少的爱,便有多少的恨。对于红尘的过度贪念,其实就是一种无明,这或许就是人类痛苦的真正的源头。佛陀教导众生,超越时空,放下爱恨。

爱与恨是一件事物的两面。宗教家们忘掉恨,道德家们反对恨,伪善的人们装着不恨”。这是柏杨先生对“爱和恨”的一个解读。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佛经指出“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挂碍”。一般而论,任何对爱和恨的人为分割,皆为一种智慧的缺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