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是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病理过程,导致患者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往往起病急,发展快,临床误诊率高,短期死亡风险很高,是常见的致死性心血管病之一。 以往研究已经发现,肺栓塞发病/住院有季节性变化,冬季为高峰,夏季为低谷。 近日,国际期刊《总体环境科学》杂志刊登我国一项涉及17903例肺栓塞患者的回顾研究表明,低温会使肺栓塞症状发作风险增加84%,且影响持续约72小时。对相关疾病负担的估计表明,16.19%的肺栓塞归因于低温。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低温是肺栓塞症状发作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表示,温度与肺栓塞症状发作的相关性几乎呈线性。肺栓塞发病的风险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当温度低于18°C时,肺栓塞症状发作的风险显著增加。肺栓塞发病风险最低时相对应的温度为34.1°C。 分析还表明,南方城市的低温影响比北方城市的强。此外,65岁以上老年人或男性患者更易受低温影响。 研究人员称,寒冷季节的低温使肺栓塞症状发作风险增加84%,低温使老年患者患病风险增加1.22倍。 对归因于低温的疾病负担的估计表明,在全国范围内,16.19%的肺栓塞归因于低温,在南方的占比(18.69%)高于北方(12.95%)。 低温如何引发肺栓塞症状的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研究人员认为,暴露于低温(如吸入冷空气)可能直接导致肺血管收缩和血液学改变,从而诱发肺栓塞。 同时,低温通过促进凝血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温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和氧化应激,并损害血管内皮,这可能导致随后的血栓形成、血管损伤和肺栓塞症状发作。 此外,低温可能是急性肺栓塞恶化的一个诱发因素。 研究结果提示,肺栓塞患者和肺栓塞发病风险较高的人应注意保暖。老年人、血栓病史者、术后患者、产妇等都是肺栓塞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 专家表示,除了肺栓塞,寒冷的天气还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以下不利影响。 01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受寒冷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表示:“按照临床经验来看,大幅降温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患者会增多。”低温会刺激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加大、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血管堵塞或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梗等。血管收缩还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近日发表在《欧洲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温度每降1℃,收缩压就会升高0.48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0.45毫米汞柱。血压骤升,会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在寒冷刺激下,体内的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会增加,也容易引起血管痉挛、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进而形成血栓。因此,寒冷的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其复发几率比其他季节要高出2~3倍。 02 聚呼吸系统疾病 冷空气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减少、纤毛清除病菌的能力受阻,屏障保护能力降低,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以往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遭遇冷空气侵袭时,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03 消化系统疾病 04 骨骼和关节问题 05 皮肤问题 06 心理问题 Editor 作者 好医生-曦和 Source 来源 Reference 参考 [1]Low ambient temperature might trigger the symptom onset of pulmonary embolism:A nationwide case-crossover study at hourly level in China. Sci Total Environ. 2022 Dec 20;853:158524. Notice 说明 本文系好医生整理,侵权请联系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