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战腊子口(小说

 天正弘玉 2023-02-07 发布于山东

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谁一辈子都会有个七灾八难的,一个团体一个军队也是这样,不经风雨难见彩虹。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也是经过了万里长征,历尽了艰难险阻。其中腊子口战斗,就是惊心动魄的一幕。

当时,红军走出草地刚刚半个月,一路上气候阴晴不定,眼看着是一张笑脸,霎那间乌云腾腾,雪雨交加,寒风飒然。饥寒交迫的战士们,前胸贴着后背,穿着湿气蒸腾的衣服,相互搀扶着鼓励着一步步前进,沿着白龙江进入甘肃境内后,原以为当地民众会帮助这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不料由于国民党的恶意宣传,把红军描绘的青面獠牙,面目狰狞,整个村庄坚壁清野,空无一人,一毛不剩!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红军战士硬是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忍饥挨饿,稍作休息,继续前进,穿过崎岖不平的山间林地时,一不小心又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袭击,于是边打边走,终于成功到达了旺藏寺,前面就是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两边是悬崖峭壁,下方水流湍急,正面一座小桥是唯一通道。敌人已经修筑了大量工事,桥头部署一个营的兵力把守,周围两个营两个团部随时接应,另外还有一个营在康多等地,构筑外围防线。桥上面布置了两道防线,几个大型碉堡,火力一开,木桥上的隘口就是鬼门关,有去无回。

但是红军别无选择:前面有甘肃军阀在围堵,后面有四川军阀在追逐,附近还有胡宗南的主力部队四处出击,随时都有被包饺子的危险。为了死地求生,腊子口再难也要拿下。

毛泽东下令:红军两天内拿下腊子口。通过战前诸葛亮会讨论分析:敌人侧面防守比较薄弱,山顶上没有兵力,炮楼没有盖顶,只要抓住他们这两个薄弱点做文章,就可能迎来转机。

晚上红军开始行动。大家在阴暗、泥泞、狭窄的道路上快速行军,路遇正在连夜修筑工事的敌人一营,临时决定采取迂回战术,悄悄绕到后方,前后夹击,歼灭大部。碍于任务在身,继续前进,路上更加小心谨慎。到达下一个村子时,红军抓住了几个探子,审问得知,有一群敌军正潜伏在正前方等待伏击。杨成武命令将计就计。大家穿着缴获的敌人的军服,大模大样走上前去,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当口,手榴弹、步枪一起响,颇有想法的敌人稀里糊涂见了阎王。

腊子口战斗正式打响。由于地势险峻,兵力无法展开,我军虽然发起了多次进攻,却未能前进一步。敌军激烈的火舌肆意地跳跃着,红四军团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打了几个小时,丝毫不见凑效,倒有不少战士牺牲和挂彩。经过万里长征的挫折磨难,革命的火种已经为数不多,现在每一个战士都是宝贵的财富。连续听取了多次前线传来的战况,毛泽东知难而退,下令红军全线撤退,停止战斗,研究在“巧”字上做文章,重新部署战斗方案。

经过讨论,会议决定兵分两路,正面由杨成武率领六连打冲锋,与敌人周旋,另一路由王开湘团长率一、二连想方设法绕到敌人身后,展开战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战斗部署定下来了,可具体执行却是一个千难万险的事儿。正面要和敌人死打硬拼,我们基本上可以说一无所有,稍有不慎就白白送死!背后要攀上悬崖峭壁,八九十米的高度,八九十度的立势,需仰视才见,峭壁上光秃秃寸草不生,没有立足之地,攀登简直是天方夜谭,当地人都闻所未闻!

敌人的碉堡炮楼就架在悬崖中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决此一战,事关生死,别无选择!红四团接连召开诸葛亮会,官兵们集合在一起,积极献计献策。一个想法提出来,大家讨论否决了;又一个建议提出来,大家还是摇摇头。正当大伙无计可施一筹莫展时,一个黑黑瘦瘦的小战士悄悄站了出来:

“首长,我去试试行不行?”

大家精神一震,一起把目光转向他。历史上忘记了这个人的名字,当时都叫他“云贵川”,一名苗族小伙子。他自幼生活在山区,经常到悬崖上去采集草药。现在琢磨了战斗的部署后,他觉得自己能够打头阵,为大家开辟出一条路来。

午夜丑时,红军按计划对敌人展开进攻,第二路人马悄然来到悬崖下面。云贵川肩扛绳索,一点点摸索悬崖面上突出的棱角,不停地变换着自己身体的形状,一步一步踩实了,壁虎一般往上爬去。大家在下面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突然,他跌了一下,两脚蹬空,身悬一石!下面战士啊地惊叫,心蹦跳到嗓子眼!好在他反应很快,凭借既往经验,迅速再次找到着力点。经过了几次有惊无险的停顿之后,云贵川终于一步步接近悬崖顶,慢慢爬上去了。不一会儿,一条绳索从上面放了下来。

其他战士沿着绳索很快爬了上去。两路人马相互配合,迅猛夹击,很快,敌人的防御体系基本崩溃。腹背受敌的敌军阵脚大乱,夺路逃窜。围困红军的死局,因了一个小卒子的下注,满盘皆活!

为了炸掉碉堡,参加红军仅仅三个月的小战士云贵川在腊子口献出了他十七岁的宝贵生命。红军从此挺进陕北,逐步壮大,猎猎红旗迎风飘扬!那是一代代英雄烈士的不屈呐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