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邪门的二十四孝,就是文化垃圾,以惑下愚 !

 广州玉 2023-02-07 发布于广东

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最近在读《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今天读到“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这一句时,华杉老师痛批“邪门的二十四孝,就是文化垃圾,以惑下愚 !”觉得说的太对了,所以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

文章图片1

“原文 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华杉详解

索,是求。隐,是隐僻。行怪,是行为怪异。述,是称述。 张居正讲解说,世间有一种好高之人,对于日用常行,还有大家都讲的一些简单道理,他都认为太寻常,不足以知,一定要去深求隐僻之理,要知人所不能知。对于日常当行的道理呢,他也觉得太寻常,不足行,一定要行人所不能行,以欺哄那些没见识的人,欺世盗名,以惑下愚。而后世也把他们的故事津津乐道地传诵千年。不过,孔子却说:“我不干那样的事。” 索隐行怪,以惑下愚,这也是代代相传的毛病。所谓“舍其易者而不为,究其难者以为学”,对于欺世盗名的人来说,这诱惑很大;对于“下愚”的人来说,也很吃这一套。 比如学习“四书”。“四书”的道理,其实都极其浅易明白,中心思想就一个:要做到,要知道自己没做到,然后随时提醒自己做到,这就叫“知行合一”。但是,人们做学问,重点往往都不放在把那学问落实在自己行动上,而是放在如何知道更多上。不落实行动,而是想知道更多,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知道一些别人都不知道的。于是就在那辞章之间,训诂、考据、拆字,弄出一通深僻精彩的道理来,然后便如痴如醉,沾沾自喜。

……

最后讲一个最典型的索隐行怪案例——大家都熟悉的“二十四孝”。 比如卧冰求鱼。说晋人王祥脱了衣服趴在冰上,用体温把冰融化了,抓鱼给母亲吃。这个故事太精彩了!这就是典型的“舍其易者而不为,究其难者以为学”。你要破冰,难道没有比用自己的体温更好的办法吗?可大家就吃这一套,这就是典型的“欺世盗名,以惑下愚”。而这位仁兄,居然就成了孝子的代言人,今天祖国大地上还塑有他的像。 另一个更邪门的,是埋儿奉母。说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里粮食不够吃,为了孝敬母亲,他就把儿子活埋了。少一张嘴,母亲就有吃的了。这种反人类的故事,居然还在传诵,这已经疯狂和虚伪到什么程度?这根本已经不是人,而是魔鬼了,还有良知吗? 儒家思想很简单,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如果不准备把自己儿子给活埋了,你就不要去宣扬那些故事。 中国历代官方最反对的就是“淫祀”。淫,不是淫荡,而是过分,比如“淫雨连绵”的淫,就是过量的意思。淫祀,是不合礼制的祭祀。宣扬和祭奠这些人、这些故事,就是淫祀。婚礼闹洞房,也是淫礼。这些都属于中国民间文化中最愚昧无知的部分。 但是,这样的故事,为什么到现在还在宣扬呢?就是因为这种索隐行怪、欺世盗名、以惑下愚的人性弱点。人们习惯了宣扬自己都不信的东西,只要它够新、够特、够奇、够怪。这就是道听而途说,反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也没想过去照做,无所谓。 学问之道,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笃行。像二十四孝这种疯狂邪门的东西,稍微动用自己千分之一的智商去辨别一下,就能明白否定。可为什么到现在还在被称述?不是因为大家没有智慧去辨别,而是因为大家都没有知行合一的意识习惯。如果我们无论学到什么都照做,不准备照做的我就不学,那才真是做学问了。 学问之道,光动脑子没用,脑子靠不住。用心也不够,心不知道放哪儿。只有动手,落实在行动上,身体力行,你才知行合一了。”

讲的太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