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联大“弦诵不绝”的时代强音

 新用户8926AVU2 2023-02-07 发布于北京

新的一年,不仅要物质上的富足,更不应该少了精神上的充实,用广阔的视野,迎接新的一年,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让书籍充当心灵的精神食粮,充当疲劳时的解乏剂,充当快乐时的共振器,从而让思想摆脱尘世物欲和杂乱的干扰,让灵魂在真善美的向往过程得以升华,这是阅读赐予我们的一种高雅的境界。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春节期间,由于迎来送往,难以静心,断断续续地读了一本好书《西南联大行思录》。西南联大存在的8年零11个月中,它保存了中华民族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民族生存与国家发展培养了后来众多领域的奠基人。他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完成了文化的大迁移,将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的火种保留了下来。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看到一些文献资料才知道,当时蒋委员长说“国家亡了还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娘西皮就全亡了。”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蒋介石在国难当头之际仍不惜一切代价,花重金派重兵护送三校师生迁徙千里,造就了西南联大的传奇。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联大校歌有句难懂的歌词“绝檄移栽桢干质”,这就是南迁的实质,把这些对国家有用的良材世木移栽到偏远的地方去,免受战争的摧残。这是一个长远的谋国大计。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西南联大的传奇之处并不在于它拥有过多少知名教授和大师,而是在于战争年代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出了无数的杰出人才。“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后来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就是抗战岁月中西南联大“弦诵不绝”的时代强音。

文章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