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着他们这样,不是吃货的我才知道,真的吃货,原来是这么能“带货”

 成平 2023-02-07 发布于云南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一个拧去了水分的公众号

欢迎关注白粥签

文|篮子
都说,吃得是福。对美美而言,这更是她全部的快乐。小时候带她去过西安,小脑瓜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每次爸爸西安出差带回的美食都会让她念念不忘。
一听到吃,这小吃货就条件反射般处在打了鸡血的待命状态。对美食的热爱和兴趣大大超过了一般孩子的睡懒觉玩游戏。

图片

探访西安是一场心灵之旅,也是一段点燃味蕾的轻松之旅。巴巴地等了三年,终于在这个寒假,我们可以无码出行说走就走。大年初一,一行四人来到西安,开启了满载吃货快乐的的肥年。
西安钟楼后面的回民街对于吃货来说就是鱼儿入了水,这是由多条街巷组成的西安美食风情大带。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美食街区,成都的宽窄巷子,南京的夫子庙步行街,重庆解放碑等等,但是在这里,夜晚的烟火似乎更盛,市井气息更浓,我们好像来到另一个时差的国度,在夜晚的“白天”里逛着。
空气中充溢着食物的各种香味,锅上蒸腾着白汽,锅下伸吐着火舌,红白相间的沸腾中,五彩斑斓的招牌食肆下,当当当梆梆梆咚咚咚…唱着食物们与菜板铁锅愉快的合作声。街道两旁是挂满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诱人的蜜饯果脯,排着长队的“茶话弄”,油亮亮的糕饼,黄灿灿的肉串鸡腿,滋着香冒着烟,有序地堆成了一个个百看不厌的小山,好像阿里巴巴的宝藏取之不尽,“缺什么都不缺吃”的年代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图片

我们仿佛走在大江南北的烟火中,林林总总的食品犹如春日的花争奇斗艳,像舞台上一个个盛装候场的“尤人儿”,灼灼其华熠熠生辉,在眼前在鼻尖,闪着光亮魅惑的眼睛,好像在对嘴巴说“眼睛盛不下了,你快帮它吃”。
美美乐疯了,一路走一路吃,一手酸梅汤一手牛肉串,眨眼功夫又换成喝着热奶煲啃着肉夹馍,眼睛还牵着旁边的冰糖葫芦。蒸腾的烟雾和摊铺上的音乐在眼前缭绕,混着或张扬野性或中气十足的叫卖与吆喝。潮汐一样的市声中,人与人你挨我我贴你,如浪潮般涌动。
美食的舞台,就像大唐不夜城那个不倒翁小姐姐,从来都不缺流量。
看着孩子眼睛里冒着唯美食无敌的星星,每一口都吃出了汪曾祺笔下写食的饿感。美美妈的眼神都亮了。当地人说的没错,品尝美食还是在老城区最接地气。
凉皮是北方一绝,尤其是面筋凉皮,让我爱到不行。小嘛姐递过来各种好吃的,为了给凉皮腾点“胃子”,我只浅尝辄止。越过密密麻麻的人头在街口巷尾寻觅着,我们来到一家老魏凉皮店,瞄着别人餐桌上的货来了几道。一盘凉皮端上来,水晶般清透的面皮上覆盖着红的辣子绿的料。撕开筷子一拌一夹一送:“是那个味道!是那个味道!”我们急急举箸,凉皮入口那一瞬,妈呀!舌尖上的神经全都被激活,好像一撮鱼料入缸,沉睡的鱼儿们摆着尾蜂拥而至。那个香,那个鲜,那美妙的感觉直接打通了身与心的味觉记忆……

图片

对面的小嘛姐破天荒的没有边吃边看手机,而是“咔吧,咔吧”专心致力于胡辣汤和肉夹馍的舌间深耕。薄脆得恰到好处的烤馍里面,挤着物超所值的优质牛肉馅,肉瘦而不柴,香而不腻,味觉被拉得满满,很快纸袋空了,孩子左右看看没人注意自己,竟伸进指头把袋底的汁也勾进了嘴里。哈哈!
不过最叫我们瞠目的是,一大托盘六小碗岐山臊子面,我们还没顾得上动手,已被美美呼噜呼噜干掉了三碗!
久违的年味在舌尖弥漫,味蕾在每个人的脸上如花般怒绽。
每一顿,我们都恨不能两个胃。
每一盘每一碗,都被干得光盘。
每一样特色小吃,都好像是小孩子眼中别人家的饭饭一样,香得不行。
每一次咀嚼,舌尖在上面欢乐地舞蹈,胃在下面翘首以待。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饮食文化是绝不可忽略的一大类。古往今来有太多关于吃的名篇,汪曾祺谈吃的宽容杂博,古龙说吃的情趣与胆魄等等。因吃而结的缘,生的情,获的趣就更是述之不尽。不管怎样,“吃”中自带中国味道和中国气韵,这个年很特别,在异乡蜗居了一千多天的很多人得以回家齐聚餐桌。回顾着新冠三年的冷清与束缚,我们明白了烟火归来,才是年。
这个年味,很浓,从舌尖香到胃里。

图片

本色的吃货总是“吃不了兜着走”,我们带着化为体重的烟火,带着用排队冻僵脚的代价买来的一箱热热的饦饦馍归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掰馍做羊肉泡。
法国作家法郎士曾经说过“让我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得越长久。”梦寐以求的烟火,是兵马俑坑旁一圈又一圈的脑袋,是大唐不夜城摩肩接踵的璀璨,是回民街煎炒烹炸的熙攘……它们像脱掉了厚厚冬装的春日,终于归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