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往今来,以猫入画——观画家陈香含之猫

 视_网联资讯 2023-02-07 发表于福建

文/奕松

中国人爱猫养猫古已有之。中国史前考古专家吴汝祚曾撰文提到,中国人试图饲养家猫可追溯四千多年前。

以猫入画自隋唐始,猫画所属的走兽一科在唐代就已独立出来。唐代的诸多仕女图中就常出现猫的身影。善画猫的画家有刁光胤,何尊师等人。

宋 李迪《狸奴小影图》

从流传下来的猫画作品和笔记史料的记载,可以看出,猫最晚在唐代前后就已入画,《唐朝名画录》中有“卢弁,善画猫儿”的记载。

南宋 梁楷 《狸奴闲趣图卷》局部

如毛益的《蜀葵戏猫图》,现藏于日本奈良大和文化馆;李迪的《蜻蜓花狸图》,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富贵花狸图》、李迪的《狸奴小影》及《秋葵山石图》、苏汉臣的《冬日婴戏图》则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 佚名 《牡丹与猫图页局部》

画中猫作为富贵吉祥长寿的象征,明清两朝猫画创作进入了兴盛时期。明清两代以来猫画大多为写意画法,徐渭、八大山人、扬州八怪、任伯年、程璋等虽画风各异,但画猫皆以写意取胜。

徐悲鸿《猫》

从清末至民国,文人画中的猫题材也越来越多,既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也融入了祈福与避患的含义。清末杰出画家任伯年,袁世凯姻亲、书画家吴大澂等名家,都有画猫的作品。

朱耷《猫石图》(局部)

当今喜猫者甚多,因其乖巧、灵慧而招人喜爱。被誉为:招财猫。当代青年称之为“喵星人”,足见对猫的喜爱之情。

近日见陈香含老师所画之猫又别有一番新意了。

陈香含

陈香含老师原名陈之阳,是当代颇具潜力的书画家,她笔墨生动,造型逼真,赋予作品灵气。香含老师笔法灵活,张弛有度,其笔下的写意猫和以往画猫名家的表现形式上有突破创新,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

陈香含在追求探索艺术路上向历代前辈大师们学习,后寻求自己的笔墨之路,她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和表现,作画不拘固呆板,在其轻松自如的下笔,猫咪形神兼备,短时间寥寥数笔就把猫画了出来,观者感叹“画活了”!陈香含老师说这就是写意画的魅力所在。

放眼当代写意画猫的画家,笔者认为陈香含老师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作品也极具收藏价值!

陈香含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