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不会给孩子金钱,会给孩子“三种本事”

 布衣粗食68 2023-02-07 发布于湖南

01

雨果说过:“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想尽办法留下一笔钱,给孩子很大的房子,帮助儿女有起步的资金。就高枕无忧了。

事实上,父母拿钱给儿女,就是让他们过早学会了享福,从而失去了“白手起家”的能力。如果家庭一旦遇到了困境,儿女就手足无措。毕竟,父母不能为儿女保驾护航一辈子,总有一些事情,儿女要单独面对。

钱,能够解决很多问题,道理没有错,但是钱从哪里来?钱应该花在哪里?比金“钱”本身,更为重要。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会想办法激发儿女赚钱的潜能,唤醒儿女的内在驱动力。

02

第一,提升“认知世界”的本事,洞察机遇。

很喜欢一句话:“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诚然,一个人的认知到了什么层次,赚钱的多少,就到了哪个层次。

比方说,一个孩子,一直在农村待着,连县城都没有去过。那么他成年时的认知,就只局限在本村、本乡,多半是靠种地、开垦果园等方式赚钱,对于城里的赚钱方式,一概不知。如果孩子要去外面发展,就得“从零开始”,并且要自己去摸索。

“沃尔森法则”告诉我们,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一个人的认知提升,其实是对各种信息的敏感度提升。就像一个人可以在很远的地方,闻到花香,并且找到花朵一样。

如何提升认知?不是父母告诉儿女一大堆的知识,让他们通过手机看世界,就行了,而是要长时间地培养。

一是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空间。

很多父母,看到儿女做无聊的事情,马上就会制止。

孩子要拆卸玩具、要玩泥巴、要在地上打滚。父母认为,玩具被拆卸了,耗费了钱;泥巴太脏了。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孩子的天性,能够让孩子的好奇心,变成一种爱好,通过自己去认识世界。

孩子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父母无法左右孩子的世界,但是拼命在干预。希望孩子报考什么学校,要和什么人恋爱。有的父母,哭着求孩子,要去什么地方上学。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扼杀孩子的天性,而是引导孩子的天性,朝着希望出发。放养孩子,要从小开始。

二是带着孩子“走”世界。

去外面看看,通过脚步丈量土地,通过网络认识世界。这样做,会让孩子知道,世界是精彩的,需要我们去研究。

人啊,如果固步自封,就会变成坐井观天的青蛙。唯有跳出井口,才会感悟到,天大地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父母不要去遏制好奇心、奋斗心、自由心。

03

第二,提升“选择人生”的本事,把握命运。

作家龙应台写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无法左右孩子的未来,因此要培养他们“自主选择”的能力。

毫无悬念,读书是提升选择能力的有效方法。

为了鞭策儿子安德烈读书,龙应台写了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记录了很多成长故事和教育感悟。

当儿子成年之后,龙应台把选择权交给了儿子,不再横加干预。比方说,儿子在阳台上抽烟,朋友们认为不妥,但是龙应台却不以为然——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

事实证明,安德烈是成功的。他考入了香港大学经济系,后来去了英国一家银行工作,未来的一切,可以依靠自己。

读书不一定能让孩子变成富人,起码他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不会慌乱,不会败家。

当然,儿女选择权,还体现在社交方面。

越来越多的父母,在阻挡儿女交友,因为遇到恶毒的朋友,就会学坏。父母的行为,让孩子误以为——独来独往的人,最强大。

儿女走进社会,一直独来独往,如何成大器?仅仅是一家人的力量,就能闹翻天?显然是不现实的。

告诉儿女,如何选择圈子,如何退出不合适的圈子。有了积累人脉的资源的能力,就有了“出门靠朋友”的智慧。

04

第三,提升“管理时间”的本事,严于律己。

常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孩子好不容易遇到周末,让他多睡一会。”

也有一些朋友,看到孩子犯错了,会狡辩一句:“没事,他还是一个孩子,等长大以后,就好了。”

在这里,告诉你一句话:一个人,越自律,越自由。

能够出类拔萃的人,都是自律的人。如果时间管理不到位,每天都浑浑噩噩,还在谈成功学,那就是言行不一。

罗曼·罗兰说过:“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管理时间,不是每天都加班加点,挑灯夜读,而是把时间用在值得的事情上,要注重专一。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儿女自己去安排时间,而不是父母强迫做什么。

被强制的“乖乖女”,反而会失去“做自己”的本事,难免会迷茫。

读书的时候读书,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不要交集,不要胡思乱想。

严格要求自己朝着某一个方向出发,久而久之,一个人就可以出类拔萃。

05

《朱子家训》有言:“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只要一家人能团结友爱,虽然生活困难,但一定会很欢乐,总会好起来的。

父母要懂得,“团结友爱”不是大人居高临下,儿女乖乖听话,而是互相尊重,取长补短,把每个人的本事,发挥到极致。

有道是,孩子的结局,父母的格局。

眼里只有钱的父母,孩子的人生,就是钱养的,却不知钱从哪里来。

古德在《家庭》里写道:“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父母的爱,是推着孩子走进社会,而不是用笼子罩住孩子。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