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五行气场致病与医疗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2-07 发布于北京

关于宇宙“气运”与人类病变的相关问题,我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有具体论述。本人在其它文篇中有专题论证,在此不赘。

本篇短文所要讨论的主要是根据近几年出现的六畜及相关动物传染病严重祸及人类,故对此做些致病原因的五行气场分析.供方家研究参考。

近年来疯牛病、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世界性灾病接踵而来。论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概是因为现代人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和肉食口福的享受--养鸡场遍地皆是、养猪、养牛(肉牛、奶牛)的养殖量与日俱增。从而造成全球性的生态五行比例失衡。于是导致了对生态偏盛者的“天杀”灾变。即大自然衡调(古谓天命使然)。

大自然衡调--杀有余、补不足,在一定年份就发生相应的灾难性病变。在人类历史上可说是屡见不鲜,是经常遇到的事。但既往的灾变,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生态失衡所致。而今的生态失衡,则是人为因素“自作孽,自受罪”是可以人为改善的。是故分析如下,以供学界参考

篇头提到的内经论“气运”是以“天干年”论气。根据近几年的疫病演变情况分析,则表现与“地支年”亦甚相关。

03年之前美国等地见有“疯牛病”传染;03年世界闹“非典”;之后“禽流感”出现:09年有“猪流感”病毒横行天下。

牛疫(注:“疫”,指时空传染病)病毒,是否可遗传转化成人体的“肺病”病毒和动物的“鸡疫”病毒?五行生克制化分析:

“牛”为土行生命(地支“丑")土生金,人体内环境(小天体)生态五行“肺脏’的五行属金--病见“非典”;大环境(大天体。地球)生态五行“禽类”为金行生命,故转化为“禽流感”,是为同一五行(金病)互染病变。而禽流病毒(菌)即金性病毒,遗传转化为“猪流感”。猪为亥(地支)亥属水,是谓金生水。如此等等,余类推。(因本人手边没有历史资料,例证不足,仅以这几年的现状为据,限于此)。

2009年猪流感病气感染人类发病仅高于猪,何故?大概是因为人是生态失衡的罪魁祸首,大自然衡调标本兼治,而以治本为重。用迷信的话说就是“天意使然",有无"天意存在"?暂难定论。不能肯定,也不可盲目否定,有神论说:"有"无神论说:“无”。因为我们对宇宙奥秘这一大课题的认知,还不能说已经讲读完毕或全部到位或全程到家,甚至可说是科学探索神秘世界才刚刚起步,故难定论。

至于发病年份,一般应该是在上台五行的生旺年月,羊刃逢生则更旺,盛旺极至而自杀。或是该生态五行“死囚”岁月,盛者逢克制之岁月,虽形盛(量多)然气运衰,而被克灭削杀,如 2009年为乙丑年,“黄天土”运事,天干地支又皆为“土行"土克水,故亥水猪遭灾而病发,而大环境五行失衡,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生态小五行失衡而生发相应的病变。

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会使灾病链锁反应,是故,开端不治其本,其变相病灾会连连相继出现,不可等闲视之,望学界能重视此项研究。

至于这种链锁反应今后在全球会继发什么样的灾病?暂难定论。但估计,水生木,猪流病毒再遗传的转化病毒应是:“猫科”生命和“兔族”生命病毒的发生.但今年和明年的岁次是寅和卯(2010、2011)寅卯(木星)为太岁当值,诸煞不易犯难,而且猫科生命和兔类生命,没有太大经济效益,社会养殖量相对而言,数量不为过大。因而估计今、明二年不会出现,“水行”:生命遗传转化的动物(猫、兔等)灾难性传染病。以及人体生态小五行属于木行的肝胆及其所属生理系统的传染性病变(是指时疫性病变,旧有原发病例外)。倒是土行生命需考虑出现异常即牛、羊、狗、龙及人休的脾胃。(注:龙族生命指大小不同的冬眠虫类和水族中的鱼类以及水陆两栖的爬行生命等虫类)而其中羊的疫病不多见,可能是因为养的多,杀的也多,不至超过自然界应有的生态比值,再是一般都是山野放养,不是圈养,生存的空间环境,空气优越也至关重要。如“禽流感”,按说凡为禽类,其生态五行概属“金行”生命,然而,野生的各种飞禽染病率很小,唯“鸡是杀”呈全球灾变,估计一是数值超限,二与圈养有关。

另外,土行生命的“虫类"因现在世界普遍使用农药灭虫,反倒自然亏值,亦需考虑利弊。

旧时的六畜都是家户分散养殖,环境优越数量有限,牛为重要生产力,狗为日夜看门守户的家庭警察,鸡是活时钟和物质经济生活的可再生资源,主要用为下蛋,多不为杀吃所养,唯猪羊为吃材,各有所用。尔今的六畜养殖主要是为了杀生吃肉。狗、农村的警察狗很少,都集中于城市,而且多是宠物玩具狗和圈养的肉狗,数量之大、环境卫生污染,皆多不利,且潜伏隐患。鸡、牛等皆是为吃肉、吃蛋吃奶而大批量集中圈养。在取利的同时,构成了病原体培养基园地,旧时分散养殖虽然也有六畜疫情发生,但其传染空间有限,起码是很少感染人类,尔今则不然,六畜病原有一种怪现象需要注意:病原体对六畜本身的病变率处于低潮,而对人类的感染病反为高潮,大有专祸人类之疑。用“佛学”的观点理解:大批量杀生会遭因果报应,被大批杀灭的灵类,自身培养一种病原体,对本类生命只产生如同接种疫苗一样的病态反应,之后形成抗体,病变控制,而病原体专事寻仇报应杀生吃肉的人类。此论亦备一说,或许也有一定道理。改善我们的饮食理念和养殖业的经济理念及养殖方法,都是衡调大自然生态五行的根本前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生物界的相互关系是“互为奉献、互为促成”凡自养自食而且养多食少,是为施恩德与生灵,有恩无罪,受德报;而用产品或贷币等价交换肉食者亦不为罪,但少食为宜,无德报。而大食、特食、暴损天殄,为罪过,遭果报。反之,如果绝对没人吃肉,禁杀牲,也不为宜事。六畜靠人类的饲养和保护,较自然生存的条件优越,是其种类生命兴旺繁衍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如果没人吃肉,也就无人养殖(今时原本为生产力的牲畜,也派不上用场),其种类生命就失去优越的生存和保护条件不利其繁衍发展,甚至在自然频于灭种绝迹。是故,适量的杀牲、少量的肉食,是千万年来人类养殖的生灵种系,生旺发达的必要前提,少杀少食不为罪。是为恩德互补。对人体营养也有益。然而“物极必反”的哲理不可违背,否则,有害无益。

言归正传,前文所说只是各种推论,有待历时实际观察才能定论。但这不是什么"预言”,而是以事实为前提的逻辑推理,是用传统易医文化的科学观,即中国古圣先哲的智慧科学观,弥补现代科学认识和方法存在的缺憾。笔者认为:古今结合,是丰富科学内容,充实科学内涵,发展科学观的重要一环,使我们的科学观更为先进,更为相对完善。如经过验证,或专家论证,比说不谬的话,那么,医治时疫病变的方法就至为简单

易者,大道也。而大道之简。万物有生自有灭,万病有成自有治。前述由地支五行反映出来的生态五行失衡,而导致全球性时疫病灭,其医治的最有效根本大法是:“按时、按地、计划养殖”在数量上有计划地规定限额数量;在地理分布上。力戒密集型,力争蔬散式或地区均衡调节,像疏散人口那样稠往稀迁

自然灾变,往往是防不胜防。经过实际灾害后能找出根源,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未来类似罹难的反复临头,对人类来说就是不幸之幸,逢凶化吉了,而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医治方法多是治标不治本,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潜伏病原,抗生药物只能控制疫病的发展和漫延,即使接种疫苗,形成对抗体,但被压抑的病原体会遗传转化为另一种病原体,摆脱现有抗体对它的克制(即生命物为对抗不利生存条件的异变反应)。是故,笔者认为,改变大环境人为造成的养殖偏极,改善生态五行失衡的现状,是根治方案,至少不至此伏彼起链锁反应

现在的生态环境恶劣,不单纯是空气污染(已被重视),而认为造成的生态失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无人问津)。本文虽然论证拙简,但可做为“醒世公告”自认为分量不足。诸若不听不信,置若罔闻,往事依然,鄙人“忧天下之忧”、“急天下之急”也只好煞费苦心了。

人有“万物之灵”之美称,但又往往是“记吃不记打”,不受到历史的反复惩戒,是不长记心的。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瘟疫浩劫流转,人类束手无策。究其根本概因生态五行失调所致。然而,人类的应对方法,只知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足痛医足,不从背景因果上找原因。时至今日,人类历史介人科学时代,依然如故。甚至自然灾害变本加利,何故也?概是因为人们忽视事物灾变的一个共性的大前题--即背景因果。人体病变的大前题是本体内环境生态失衡;社会病变,是社会失衡:生物界病变,是生物界生态失衡。前两种已是人们的常识,因为比较直观。而后一种则是古今认识上的盲区。因为大声无声,大形无形,不具直观性。所以被人忽视,成为我们认识上的盲区误区,认识世界虽有个过程,但我们不能永远盲误下去。

近年来,时疫性传染病连年不断,全球猖虐,对于生态失衡的问题,再不提到议事日程,后果不堪设想。例如:“禽流感”仅是几年前的事,虽经过全世界大批量“活鸡坑埋”、大量养鸡场倒闭和百般医疗措施,而“禽流感”势去。虽然尚有遗毒潜伏,偶有表现,然则易防易治,不为大患矣!但是,由于人们认识不到生态失衡的严重危害,转眼间养鸡场又比比皆是,恐怕隔几年后势必又重蹈覆辙,再遭自然灾变的历史惩罚;或是禽流病毒重演,或是转化病毒登台。如何送瘟神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如何使瘟神一去不返也是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严格地说,不仅动物养殖偏执,而且五谷种植偏极,可能也是导致大自然生态失衡,从而引发虫灾,人疫以及旱涝等自然灾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同,各地区种植侧重不同,是无可非议的。但人们往往从产量和经济效益考虑,只种几种,甚至一种粮谷,杂植很少,甚至不种。世界上有些国家,几乎是单养某种动物、或单种某种谷植。如此,就造成地区性生态五行生克制化失调每个地区,哪怕是一个小村庄,都是一个小太极天地人自然区,都需要生态五行相对平衡。否则,就会形成不同的地区性自然灾变。用最小的事例来说:一个家庭养几盆花草,有些人家的花草长势生气勃勃。反之,有些人无论如何精心培育,他的花草总是蔫而巴叽,甚至某人对某花就栽不活,多次栽种不能成活。这样一个小范围生物场的生克制化关系仅能如此,而大自然宏观生态失衡产生的势能就可想而知了

用现代磁场效应解释,植物生命的五行场态不平衡,会影响动物和人类生命的五行场态平衡,生态场互为影响互为干扰,整个生命界的共振场态五行严重失衡,会影响宇宙气场(磁场)的五行平衡,于是就导致气候异常,地质变化、生物界病变等大自然衡调的各种自然灾变。可统称为天地人病变反应。《黄帝内经》所谓的:某年余气过盛,下一年会生发某种病变的所谓“余气”,本人认为就是地球生命场不同五行的衰盛盈亏在宇宙气场的反映。

生态五行的大环境人为衡调,说起来只是一件加减乘除,位码调配的小学算题,至为简单,但是实行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政令,乃至全世界有国际性相应的统一法规才成。说“计划经济”不好,但在这种事情上,最须有宏观调控的计划方案

同时,倡议我们的易医学问家、风水专家,放宽思路--重视动物植物五行属性的研究,为社会调节生态环境,种植、养殖的合理搭配提供第一手科研资料,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的现实需要,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点研究新课题。我们是“整体世界观”的继承者,关心大环境,服务全人类,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天职,莫把自己的全部智能都一个心眼使用在如何为人催财、化煞的问题上,当然这也是社会人群的需要,不可不为。但如果只做这门事情,我们在社会人广泛心目中的职能,永远只能被江湖九流的职业继承者,派不上社会的大用场“那怕是名蜚中外的大家)。

近年来,“易”文化科学探讨,成绩显著,社会服务面不断扩展,例如:苏方行先生及其门人的“三角定律”磁场效应等易道良知,运用于大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各种交通安全方面。这是“易”文化的历史转折,是易文化新时代,心历史的光辉开篇,从服务于个人家户,升值转化为服务社会公益事业,非常值得嘉庆。同时,显示出传统文化是超前科学,不是封建迷信。提高了学说价值和行业品味,逐步改变着一些人视其道为下作的陈见,并逐步解脱易文化神秘外衣的阴影。

发展祖宗良智,是每个炎黄子孙,每个国人的光荣。世人见有时代科技知识力所不及、无法解决的难题,被传统科技相对有效地化解,不信而喻,其是何等的高尚!

五行学说的全方位探讨是我辈的专业,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学说能否升值,行业的社会地位如何?在于我们做些什么。

五行学说能否发挥时代需要的广泛科学效应,能否解决社会、人类共性的难题,我想是可以的,因为五行学说是跨时空真理。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变万物无所不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