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习祥:上甘岭206发子弹狙杀美军203人,回国后却对罐头产生阴影

 历来现实 2023-02-07 发布于北京

1949年11月15日,随着解放军大军进军贵州独山,独山县国民党守军4万3千余人,全部选择起义。

对于这些起义部队,当时的解放军并未为难,毕竟此时的国民党已是强弩之末,精锐尽数覆灭,眼下这4万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在当地临时抓来的壮丁,他们既谈不上罪行,也没有太大的过错,能够选择起义当然是极好的。

当时的解放军部队给了这些人两个出路,要么回家,组织上包路费,每人领两块大洋,如果愿意留下来效力的,解放军也欢迎,通过考核以后便能够加入部队,成为解放军的一员。

对于解放军的条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领路费回家,毕竟他们很少参与过战争,经过这两天炮火连天的轰炸,早就已经吓得六神无主,再也不愿在部队多待。

然而令人颇为意外的是,在这批国民党起义军人中,有一位名叫邹习祥的年轻人,在经过一番思考过后,他走到了报名点,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参加解放军。

邹习祥也是一位被国民党强征过来的壮丁,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战争。

听到这番话,征兵的同志负责地再次询问了一遍:“你真的想好了吗?”邹习祥不善言辞,只是坚定而沉默地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没有人知道,在未来,眼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将会成为“一代狙神”。

邹习祥此时的军龄满打满算只有几个月,但是在进入连队以后,他的表现却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邹习祥身上第一个特征便是枪法极准,寻常士兵在拿到一把38式步枪,往往要先训练个几十发,才能够熟练使用,然而邹习祥的身上仿佛带有着某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抬枪便射,枪枪命中,第一次射击考核,邹习祥的成绩位居全连第一。

邹习祥的第二个特征便是身手极好,行动敏捷,能够出色的完成每一个战术动作。

一番询问之后,人们才知道,邹习祥本是贵州当地的仡佬族人,从7岁之后便开始跟随着大人们上山打猎。当时的他们用的都只是最为简陋的火枪,装弹速度极慢,准头也差,对于射手的要求,十分之高。

从小到大,邹习祥就对装弹、潜伏、瞄准、射击等各种步骤烂熟于心,并有着自己的一套心得,再加上常年在山间小路里追逐野兔野鸡,时间久了,邹习祥也就变成了这样一身本领,不单单枪法出神入化,对于野外追逐生存等技巧,他也驾轻就熟。

邹习祥机灵能干,为人又十分诚恳,很快便受到了上级的器重,就这样在入伍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升任了班长一职,而在这份岗位上邹习祥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三年剿匪战争过程当中,邹习祥所在的部队南下继续围剿当地的匪首皮老满。

皮老满长年盘踞当地,利用对于地形的了解,潜伏于深山老林之中,无论解放军怎样挖地三尺都拿他没办法。

但是邹习祥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一现状,在抵达皮老满所潜伏的山林以后,邹习祥一眼便看出这片林子里缺乏野物,在当下季节,也长不出什么野果野菜,皮老满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要么事先备好粮食,要么从外面找人接应,送吃送喝。

解放军解放贵州的过程十分之迅速,一时间就连很多国民党高官都来不及跑,皮老满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已经被禁锢在包围圈内,逃也逃不出去。眼下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那必定是有人在给他送补给。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邹习祥便带着人在林子周围村子里蹲点巡逻,果不其然,他们发现了一个小女孩,每天在固定时间都会携带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出村,过一会儿再拿着空包裹回家。

小女孩古怪的行为引起了邹习祥的注意,经过一番询问以后,小女孩倒也没有隐瞒,称有个带枪的叔叔藏在自家地窖里。

这个消息让邹习祥颇为惊喜,怪不得掘地三尺都找不到皮老满,这个家伙居然藏在村子边上。

随后邹习祥带人冲了过去,一枪未发便将皮老满生擒,就这样,入伍不到一年的时间,邹习祥就立下了自己第一个二等功。

1952年3月,邹习祥所在的部队开入朝鲜,参与对美作战。

此时邹习祥的部队番号为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1营1连,在进入朝鲜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邹习祥所在的部队就接到命令,奔赴上甘岭高地,修筑防线并坚守。

上甘岭高地位于五圣山,这是当时志愿军与敌军交战的最前线,在他们身后的不远处便是一片开阔的大平原,如果任由美国人突破了上甘岭,那么美军坦克将长驱直入,再也无险可挡。

上甘岭高地面积并不大,仅仅只有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满打满算也只能够容纳两个连的战士。

而山下,他们所要面对的则是密密麻麻的联合国军,联合国军不单单在人数上有着巨大优势,在装备上与志愿军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为了能够尽快拿下上甘岭阵地,在这场战争之中,美军主力倾巢出动,共计调集兵力6万余人,在上甘岭下方,他们布置了超过300门火炮和170辆坦克对阵地进行轰炸。

之所以只布置这么多,倒不是因为美国人心疼炮弹,而是山下的阵地只能放下这么多,至于不受空间限制的天空,他们一口气出动了超过3000架飞机。美国人就是想要用钢铁洪流,来碾碎上甘岭上的志愿军。

上甘岭战斗期间,平均每天都有将近4万枚炮弹倾泻在阵地上,火力密度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高。

邹习祥此时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老兵了,但是这种阵仗,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邹习祥最初来到阵地的前几天几乎没开一枪,只是不停的修战线、补战线,在敌人极其凶猛的火力面前,他们手中的步枪几乎毫无反击能力。

而山下的美军似乎也意识到了志愿军不敢出击,因此每天炮轰之余,会专门派一队人走到志愿军阵地前,一边扭动屁股挑衅,一边享用着美酒佳肴,还向着志愿军阵地上扔吃剩的空罐头瓶,做出各种挑衅动作。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要激怒志愿军,使其恼怒出战,二来也是想趁这个机会试探志愿军的底气。

这些美军士兵距离这志愿军阵地只有几百米,属于是能看见,但不好打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几百米外的目标在人眼中只是一个小点,以志愿军当时的装备,的确无法对他们造成有效杀伤。

然而此时阵地下的美军或许没有意识到,山上的邹习祥正在冷冷地盯着他们。

这天,当一队美军照例来到阵地下,对山上的志愿军喧哗叫阵时,突然在上甘岭高地上传来一阵枪响,一枚子弹飞速袭来,正中其中为首一名美国大兵的眉心。

看到战友倒地,其余美军连尸体都顾不上,急忙扭头就跑,可此时山上的狙击手仍然并不作停,又是几声枪响,撂翻了几个逃跑的美军。

此时双方距离已经三四百米,这个距离几乎已经到了寻常步枪的临界点,然而,子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死死咬住几名美军不放,最终在扔下四五具尸体以后,余下的几个美国人才仓皇逃出生天。

邹习祥的这几枪不单单杀掉了几名美国鬼子,更重要的是对于美军的嚣张气焰进行了沉重打击。

此次事件过后,邹习祥所在的连队对其进行了嘉奖,并将这种冷枪杀敌的战术,推广到上甘岭整个阵地。

上甘岭阵地距离敌人最近的前沿阵地只有60米,从这天以后,战士们便在邹习祥的带领之下,每天对敌人展开冷枪骚扰。

相较于美军天天扔下的炸弹炮弹,志愿军放冷枪的场面效果可以说是很不起眼,但是其杀伤成果却极其出众,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光是死于冷枪下的联合国军就高达3558人。

而其中单单是邹习祥一人,就创下了用206颗子弹狙杀203个敌人的惊人战绩,命中率高达98.6%。

虽然能够通过冷枪战术消灭一部分敌人,但是上甘岭的战斗仍然是异常艰苦的,在这段时间里,平均每秒钟就有6枚炮弹落在邹习祥所在的537.7北山阵地。

哪怕战士们早就已经躲避在了坑道里,依然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余震,每天都有士兵,因为耳膜出血,内脏受损而痛苦死去。

这段时间给邹习祥带来了深刻记忆,他清晰的记得,有一次敌人炮火结束,自己正预备前往阵地进行维护。结果一眼望去,整个高地仿佛被泼洒了墨汁,只有一片炮火带来的漆黑,所有的土地都被犁了一遍,阵地上甚至连块石头都找不到。

最为艰苦的时候,邹习祥所属的连队只剩下了8个人,当时的几名战士都知道邹习祥枪法好,是整个连队最出色的射手,因此便提议让他回去,通知大部队调新的部队上来,其余七人负责掩护坚守。

在此过程中,邹习祥不慎撞到了敌人搜查小队,为了躲避,他不得不藏在几名战友的遗体之下。

虽然敌人没有发现邹习祥,但还是在每位战友身上用刺刀狠狠的刺了一下,邹习祥也在这一过程当中,在左手手臂上留下了永久性的贯穿刺伤。

幸运的是,后来邹习祥还是凭借着极其顽强的意志,通知了后续的大部队,完成了任务。

在后方稍作休息,进行过短暂包扎以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邹习祥再度返回了前线,正常作战之中,邹习祥共计参与了近百次作战,打退几十次美军冲锋。

虽然名义上邹习祥的战绩只有203人,但在纷乱的战场之上,很多战果是根本无法统计的,邹习祥所付出的成果,绝对不仅限于这一点。

作为享誉上甘岭阵地的狙击手,当时邹习祥的事迹还被上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并受到了彭德怀的赞赏。后来,为了能够推广邹习祥的冷枪战术,志愿军司令部还专门派遣了战地记者,对邹习祥进行采访。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狙击手”这种称呼,真正将这一称呼给邹习祥的不是志愿军而是美国人,在当时美军阵地上已经把邹习祥所在的537.7高地,标注为了“狙击兵岭”,由此可见,邹习祥的冷枪对于美军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抗美战争结束以后,邹习祥归国继续服役,到1956年选择光荣退伍。

回到家乡以后,按照邹习祥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完全可以选择到当地政府寻一份轻松的工作,安享晚年。

邹习祥却拒绝了这种照顾,在邹习祥看来,自己无非才30来岁,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追求一份不错的生活,本身也没有什么文化,不需要再给组织添任何麻烦。

就这之后的日子里,邹习祥一直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在村子里,一眼望去,与其说是他是一个功勋狙击手,倒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见证过死亡,才能更珍惜生命。

邹习祥鲜少会提及那段战争往事,而是将自己全部的生命价值放到了家人身上。如果非要说战争给老人留下了什么,那大概是对于“罐头”这种食物的天然性的排斥。

每当有人拿着罐头前来看望老人时,一向温和的邹习祥都会突然发怒并嚷嚷着:“把这种东西给我拿走,我看不得美国人的东西!”

在当时罐头还是一种相当珍贵的食物,可邹习祥却宁愿吃自己的粗茶淡饭,也不愿意多看一眼。

从老人的这一习惯上,或许我们能够想象出当年的战场局势,志愿军战士们一个个缩衣节食,卧冰餐雪,而山下的美军却铺张浪费,肆意丢弃在战士们眼中珍贵无比的罐头……

虽然战争胜利了,但那一枚枚小小的罐头,却成为了邹习祥心中永远的痛苦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