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7》不要问提前看过了怎么办,问就是二刷三刷N刷

 我是李狐狸 2023-02-07 发布于河南

/《1917》预告片/


是的,在写这篇文章时,FOX的《1917》不止看了一遍。
从去年年末开始期待年初在荧幕上这部大制作,到年后不得不隔离在家,影院也无法正常营业以致我错过了片单中的大部分作品,最后在影院回归遥遥无期时,不得已在资源流出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和颤抖的手,终于还是在家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大作。
和92届奥斯卡中其他热门影片如《乔乔兔》《婚姻故事》《小丑》《寄生虫》相比,这部史诗级造景质感的《1917》才是真正必须在影院观看才能体验其对五官燃热血泼冷水式的沉浸观感。
《1917》
作为一名基本上很少重看影片(除非极度没片看且有意想要回顾)的影迷,FOX还是低估了院线重看带来的震撼感。
放大的荧幕,不只是放大了画面,而是让人有余地有空间地接收到了全部的视野讯息。如同人在天地间,你看到的世界必然比电脑屏幕要大得多,也就无可避免的所有信息下意识印在脑中,本来就是一幅画,而非割裂的部分,又或者更甚,忽略了环境,眼中只剩下人物活动。
声效自不必提,出影院时,喵子说,果然还是影院里更为震撼,在家怕吵到邻居都不敢开高音量看。几个高潮点我们都十分配合得自动贡献出4G观影表演😂,哪怕我们都看过原片。
不提《1917》的反战思考,也的确在这个层面上它绝不是最出类拔萃的,(如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或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但《1917》是会带给在影院中观影的观众们心中怒骂“卧槽,这是咋拍出来的”之终极疑问。
如果说小时候在电视上看抗战片里战士们前仆后继地冲向战场又纷纷中弹倒地是人生第一重对影视的惊奇,那么如今长大为人却依然能在电影院发出这样的诘问,足见电影工业和普通观众的距离。
无论是从初见时那比人还高的战壕绵延数里,
还是当两位主角穿越战场时那肮脏的弹坑,以及里面“镶嵌着”的死人尸体,
甚至于当他们经过死去的战马身边时,围绕尸体的苍蝇仿佛扑面而来,你仿佛能在画面中似乎感受到气味……
还有我最担心被剪掉的一部分——肉眼可见的痛,大荧幕上的痛感果然更深。
《1917》最大的卖点当属“伪一镜到底”,摄影机全程跟拍,完全履行充当人眼的功用,无论是背拍还是时而绕到前方,观众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两位主角左右。和以往战争片惯于以场面的宏大衬托人的弱小和无力,《1917》带来更多的,是参与感。
科波拉《现代启示录》
如果说战争题材影视有两种基本构想,一种是着眼于大的场面,用战争宏大场面的暴虐、残忍和不可抗反衬人在环境里的脆弱、弱小和漂泊感,一种则是聚焦于小人物,通过对个体命运的揭示从微观层面展现局部个体裹挟在时代洪流的无奈和悲惨。
那么显而易见《1917》属于后者。
观众脱离了上帝视角,全程的(伪)长镜头使电影脱离了蒙太奇的调味,观众别无选择,不会从其他角度发现故事发展的草蛇灰线,现实满载出其不意,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反而将故事本身的真实与刺激一五一十地展现出来。
在奥斯卡提名大满贯中,《1917》没有获得最终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或可说在情节推进上依然达不到“鬼斧神工”的造化,观众回过头来想还是觉得一切都太“巧”了,但是从戏剧角度上讲,有张有弛的影片节奏绝对可供很多作品学习了,要知道在影院看最新一部《速度与激情》时我是想睡觉的(后来发现还不止我一人)
从接任务使观众明白时间起因,到徐徐上战场逐渐提心吊胆,平静中蕴含危险的背景音乐配合观众心弦同频共振,此时一根铁丝、一张脸、一只老鼠都能勾起心中波澜。随着音乐逐渐推入高潮,我们也同步进入第一个故事点——两人进入德军阵地。
不愧为奥斯卡钦点最佳音响效果,音乐制作是真的能撩动心弦,如果放在撩妹上,一定是个中高手。
不能再剧透了,否则没看过的朋友会失去观影乐趣。迎合了豆瓣友邻说的那句话,因为开着空调,依然是全程冷汗得看完,现在只恨我为何没耐住寂寞提前看了一遍?
可以说《1917》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好莱坞(或全世界)今天最高的电影工业水准,无论是从恢宏和细致并存的战争场景布置,还是登峰造极的摄影运镜操作,从画面到声音,从摄影到剪辑(因为是伪长镜头所以你找到剪辑点了吗),无论之前是否看过,都值得去电影院一刷再刷。
走出电影院,我又开始思考:亲爱的国产电影,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出一部这样的影片呢?想到这里,我更期待《八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