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婚的白举纲,努力的张艺兴

 我是李狐狸 2023-02-07 发布于河南


大概从微博热搜尝到明星效应带来的甜头起,明星的业务能力逐渐与私人生活打成平手——

恋爱、结婚、生子、离婚成为新营销环境下的流量密码。

·🦊·

白举纲结婚登上热搜,有些吃瓜群众还在疑惑这人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

不能全怪吃瓜群众“不谙世事”。

2013年白举纲拿到《快乐男声》全国总决赛季军。同期出道的冠军华晨宇已经从“四千万顶流”安全空降新手爸爸村,亚军欧豪也早早被大导看中在各个大制作电影中流转。


如果你不常刷综艺、关注娱乐,大概不会认为白举纲的国民度高。但看综艺的人,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成为《中餐厅》们的常驻嘉宾是白举纲获取更多关注的机会,但也许并不是这个歌手出道艺人最向往的舞台。


《披荆斩棘的哥哥》这类唱演(音乐)类综艺,成为帮助观众认识这位歌手的的一把火。
《披荆斩棘的哥哥》中,白举纲的票数并不总是给出理想的结果。
从舞台表现中看,他时而显得“透明”
本命摇滚的白举纲,在摇滚老炮儿黄贯中、张淇、陈辉的映衬下,无论是舞台表现力,还是声音辨识度,都不占优势。
《悟空》的演绎中,张淇显然成为主要亮点。与歌曲气质并不完全相符的霍尊,因为差异化的柔软旦腔,反倒和张淇的老生相得益彰,对比之下白举纲紧箍咒式的念白没那么抢眼。


但是在和声量感没那么强的搭档合作时,他嗓音的优势立刻凸显,能力属于比下有余但比上不足,用现在的话——靠搭档衬托。
《披荆斩棘》节目中,更圈粉的可能是白举纲和高瀚宇一对活宝的互动。



年过三十的高瀚宇显然比参加综艺的30多位男艺人中最小的弟弟更幼稚,白举纲宜动宜动静又少年老成的气质和偶尔搞笑的“英语角”,更能抓住观众的心。
话说回来,白举纲对音乐的热情无从挑剔。采访中他说会把上综艺收入全部投入到音乐制作上,也是真心热爱了。

用“旁门左道”挣钱供养热爱的做法,已经成为不少“隐藏”音乐人最后的倔强。
能真正打开观众接受度的,或许只需要一首真正意义上传唱度广的成名作。
《披荆斩棘的哥哥》团队个人战中,其他参与个人战的歌手,纷纷可以拿出有大众基础的代表作参赛。当导演问到白举纲的参赛曲目时,他显得有些局促,只能说,没有代表作,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翻唱。


作为歌手,观众最认可的,还是出圈的作品。否则粉丝之外,一片荒芜。
很多人认为筷子兄弟的《小苹果》洗脑,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是广场舞神曲。
但肖央转战大荧幕后,还是能拿出让人信服的表演,交出《误杀》《唐探》这样的作品。
凤凰传奇一度被嘲“农村重金属”,多年背着土味歌手的招牌,亦能从氛围绝望的《海底》中挖掘出救赎的力量,一夕之间让观众动摇曾经的认知。


认可,只有全心全意地从群众中来,才能有说服力地回到群众中去。

粉丝小范围的自嗨,无法改变艺人不被主流大众认可的僵局。

没有过硬内容的按头营销,只会徒增反感,在大众好感度上走入歧途。
·🦊·
b站刷到一个自称路人的博主对张艺兴从少年时期到现在职业发展的视频,抱着对张艺兴本人印象不错的观感好奇去看,结果到头来还是粉丝的自我高潮

从张在韩国男团中的领舞身份一路盘点到近几年事业重心回归内陆后在晚会上的表演,原创水平用 “MV画面精美”“没上大学的人就能写出这么好的歌词” 表达厉害,舞台效果直呼“他在韩团只是领舞啊竟然歌唱得这么好震惊到了”……
引用音乐制作人大眼炮的观点,唱跳歌手首先是歌手。

唱歌是基本功,舞蹈是加分点才对。怎么舞台上正常的歌唱表演竟然成为对“唱跳歌手”身份的拔高?

逻辑真的不理解。
张艺兴回国后的第一个高光点来自《极限挑战》,据说一度营造了节目组去某地录制时,“小绵羊”被众多粉丝阿姨层层包围的盛况。
团队营销点“努力”,微博名也足够努力。
张艺兴的路人盘还算稳,韩团回国也没像很多同辈“偶像”一样立刻接大男主戏,第一步就有“极限男人帮”孙红雷带着在剧里刷配角,后又得黄渤提携在大荧幕上露脸,黄磊的常驻慢综艺《向往的生活》做到第五季,也带上了张艺兴。


上了一次极挑,小绵羊收获了大哥们的爱,合理猜测小绵羊情商高、人缘好,深得长辈们认可不过分。

但在圈内会做人不等于能服众(观众/歌迷)。

就视频中给出的论据显然不够,站在粉丝立场出发高举“哥哥进步很大”的旗帜对普通观众不公平,大荧幕的《一出好戏》张艺兴的确有“惊喜”,但也是建立在观众审美近几年被流量毁灭殆尽后的“意外”。

但降低标准,真的是好事吗?


无论是否科班出身,只要走上这条路,就应该遵守基本的行规,交出令观众满意的答案。

观众没理由等待偶像成长。

普通人上班KPI不达标还要扣工资、被开除呢。难道好事只偏向高收入人群吗?

放低期待、降低标准,破坏的是整个文艺界的生态平衡。

我们主张文化自信,加强国际传播力,总不能拿出这些作品给世界看吧?

想在演员道路上远走,艺人确实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勤奋,不是和向记者们表达“三天三夜不睡觉”的辛劳,也不是粉丝拿着高音喇叭写小作文宣传,而是拿出努力的成果,给出代表作,实打实地在作品中以才服人。


无论是结婚的白举纲,还是努力的张艺兴,艺人本身都没太大黑点,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普通观众认知里似乎还“差一口气”。

大众眼里,他们形象清晰——广告很多,商务遍地;

他们也形象模糊——主攻什么?方向不明。


娱乐圈起起伏伏,新人旧人来来去去,能让人记住已经不易。虽然在偌大的中国,抓住一部分粉丝就有了市场,甚至是很大一部分收入,足够他们过上比普通人优渥太多的生活。

但如果想真正在音乐或戏剧之路留下印记,有为中国音乐史、戏剧史出力的责任担当,能力很重要,作品更重要。

在清朗之风盛行的当下乃至未来,粉丝最不在意的路人基本盘,或许会成为艺人修炼之路上不再轻松跨越的门槛。

-End-
图片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