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 客里相逢又别离,道山亭下范公祠。 悠悠世事回头异,落落功名入手迟。 河朔气豪三伏饮,江湖天远十年思。 扁舟八月秦淮去,丹桂香中好赋诗。 鏊游学宫时与和仲黄君相从最密,今十有二年矣,其行也能无情乎?故为赋此。丙午岁五月九日,翰林王鏊赠。 此轴结字纵长,行笔迅疾,线条劲健峭拔,有宁折不屈之势。 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学者称“震泽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探花,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居官清廉,为人正直,博学有识鉴。 当年宦官刘瑾当权,曾因为直言得罪刘瑾的王鏊急流勇退,于正德四年(1509年)坚求致仕,回到苏州。作为当时吴中地区的泰斗级人物,常和苏州的文人雅聚唱和,与文徵明、唐寅、王宠等都有往来。领衔编修《姑苏志》,著有《震泽集》等。 ![]() ![]()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选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