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水鱼“出血病”,选用消毒剂+抗生素,效果不好死鱼增加!原因为何?

 水产养殖大事件 2023-02-07 发布于山东

草鱼、叉尾、鲫鱼常出现细菌性败血症,这是多种淡水鱼类多发疾病,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死亡。在治疗上,很多人选用消毒+抗生素的传统方法,但效果却差强人意。到底是什么造成这一情况出现?


治疗细菌性败血症时,这种情况最常见


多数养殖者在鱼死亡量较少或发病前期,大多以投喂抗生素为主,治疗效果明显。但在病好几天后(天气变化、投喂增加、拉网)等,出血病再次出现,死亡量增大,这时再用抗生素效果就大不如前。

尤其出现在反复几次发病之后,由于死亡量增加,很多人着急控制死亡量,选择外泼“出血药”(主要成分苯扎溴胺、戊二醛、二硫氰基甲烷溶液、辛硫磷等)。

用后多数养殖者反馈,死亡量不降反增,少量养殖者反馈,外泼两三次死亡量减少。

按照正常来说,细菌性疾病是比较好治疗的,但近两年发病呈现,前期好治,中后期易反复,同时抗药性明显,死亡量较大。对于这些外泼“出血药”的手段是否具有治疗价值?为什么会出现多数死亡量不降反增,少数死亡量降低的情况?


治疗细菌性败血症,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结果


细菌性败血症发生都与水环境密切相关,都是水质环境恶化的结果。鱼塘溶氧不足,改底调水不跟上,再遇上下雨、高温、拉网等操作,池塘返底后,底部大量脏污进入水体,都为细菌大量繁殖创造条件,再赶上投喂量大了,鱼很容易暴发细菌病。

我们处理鱼病,往往考虑的都是把病原杀死、清除,却很少考虑鱼体本身的病变。鱼类患病往往同时存在肝脏问题,肝脏有问题再内服抗菌药物,鱼体负担更大,死亡会增加。肠道有问题,内服有刺激的药物(大黄、黄连、喹诺酮),同样也容易死亡量增加。

引起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多数是气单胞菌,底泥、水体中永远存在,只有环境适宜才会大量繁殖。外用杀菌药物和内服抗菌药物只是暂时解决问题,可以减轻症状、减少死亡,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复发也就在所难免了。那么,根本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多增氧、调水、改底,增强体质。

最后建议,处理鱼病时首先考虑到恢复体质,先调水,内服保健,直接对着病原去,往往效果不理想,环境一旦变差很快就会反复。

任何鱼病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都是池塘环境矛盾积累到一定极限的结果。为什么处理鱼病要先了解养殖,不懂养殖,永远无法真正了解鱼病,少数治疗成功,也不泛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专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