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挑战是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幸福感的?

 就是爱吃肉 2023-02-07 发布于安徽

资优生通常会寻找具有挑战性的认知性任务,如果既定任务设置得太容易,投入度就会相应变差。在课堂中,以具有独特性、持续性和沉浸式的方式,积极推动“认知挑战”,学生可以更迅速地有效学习和提升技能。

Image

一、什么是认知挑战?

“认知挑战”是一种教学方法,侧重于资优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收获。该术语由英国资优生教育协会 (NACE) 用来描述学习者理解和形成复杂的、抽象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挑战可以促进并激发扩展性和战略性思维。例如,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可供讨论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认知挑战融入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幸福感会得到改善。

(一)课程设计

课程组织须以学校的愿景、价值观和精神为基础,并详细说明这对学生群体(包括资优生)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球场设计是为了创造挑战吗?如果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如何为资优生制定计划,使其取得超越同龄人的成就?

(二)具有认知挑战性的学习机会

在任务设计和班级管理规划中,应融入具有认知挑战性的学习机会。老师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也很重要,混合能力教学何时有效,以及其他方式如何对资优生更有效。

(三)丰富并延伸的谈话和认知话语

老师需要避免过度依赖启动-反应-反馈的模式,这会限制更深层次的思考,因为学习不只是重复已知事实。认知话语优先考虑解释性、探索性和累积性的谈话,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可视化工具支持有意义的谈话。
Image

二、认知挑战在资优生教育中的应用

(一) 学习设计与管理

在“认知挑战”成功实践的学校中,NACE发现:领导者拥有清晰的愿景,深知在不同环境中教授资优生的所需资源与利弊。所有老师都成为了这种文化的参与者并在课堂上推广,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在行为上自控力更强,在学习中变得更加自主。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并通过扩展和深化他们的理解和知识,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 谈话与认知话语

认知话语要求用具有挑战的“大问题”让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通过练习,学生们能够挑战已有的理解、重新构建问题或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想法。问题和质疑在有效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质疑的深度和复杂程度的重要性可能鲜为人知。
当老师使用具有目的性、刺激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时,学生可以自由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过程,并挑战、参与和加深他们的理解。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高水平提问”,这样他们可以反客为主,主动提出问题,锻炼新的思维方式。
这种“对话式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构建教学和学习,通过鼓励孩子发展他们的思维,并运用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学习水平。老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地收获新知识,并体会获得新知的意义。如此,课堂将成为一个更具互动性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这里提高对知识发现、检索和应用的掌控感。
Image

(三) 课堂组织

在拥有高质量认知挑战课程的学校中,专业的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偏好、知识获取方式和记忆能力等关键特征,为资优生规划课程,并统筹考虑课外安排、和评估系统,将设计课堂组织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结起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四) 重塑老师的角色

如果要超越传统的单一式和说教式教学模式,就需要在支持性的环境中重新塑造老师作为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对于资优生,这一切都可以更进一步。
如果老师可以将认知挑战纳入老师的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并通过丰富的语言和专业的认知话语,那么教和学的整个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资优生的学习也将变得越来越自主。老师可以进一步延展自己的角色,从学习促进者过渡到学习激活者。

Image

三、根据学生能力分组,是认知挑战学习中的必要一环吗?

作为资优生老师,目标之一是为更有能力和特别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一个具有认知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不仅要考虑要学习的内容,还要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课堂管理决策。

(一)根据能力进行分组对学习者有益吗?

目前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根据能力分组对所有人的学业成绩都有好处。然而,教育专家Parsons 和 Hallam 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确实发现分组可以使资优生受益。这种好处不一定与环境有关,而是与为这些群体提供的教学质量有关。但另一位教育专家Boaler的团队,在2000年的研究中发现无论选择分组还是不分组,都需要反思教学是同质化,还是旨在满足学生的需求。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可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进步与否,而没有了解这对学生本身的认知和情感影响。

(二)如何进行分组?

如何进行分组?首先,确定老师希望教什么以及学生有潜力实现什么。学习不仅限于计划好的内容,其关键在于知识的掌握、思考的复杂性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将广泛的学习、知识和经验带入课堂,他们可以相互分享,并用于构建新的学习模式。
在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有潜力在所提供的内容之外,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理解。元认知的发展和接触更广泛的经验,应是老师在组织和计划课程中重点考虑的部分。
其次,老师需要决定怎样的环境才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体验。是否最好以更快的节奏提供高阶课程?教学是否包括多种高阶思维模式和技能?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吗?分组是否会考虑能力的复杂性并增强其表现力?学生会从广泛的视角中受益吗?学生是否会运用他人的学习经验来反思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帮助老师就分组和课堂组织中做出决定,选择最有利于学习者的教学模型。
Image

(三)不同的分组方式

混合能力分组的好处是让学生接触到其他人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复杂度和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对相应的概念和技能进行学习。
当可以在同一课堂内,建立处理不同任务的小组时,通常使用按任务分组。老师根据对学生能力的了解和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进行分组并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因此,老师可以针对更具体的学习机会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参与度。
按主题分组是按任务分组的延伸。如果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中学习所有科目,那老师能够注意到该学生在不同科目中的优势和劣势。在较大的学校中,学生通常按特定科目的整体表现分组。按照主题进行分组,学生会有机会更深入地研究感兴趣的领域。另外,小组之间需要具有流动性,以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爱好和特长,更好地享受具有认知挑战的体验。

(四)分组中老师的角色

在分组的决策中,老师将始终努力提供有益于所有人的认知挑战性的学习机会。他们根据对学生过去和现在所学的知识,以及对学生未来可以和可能实现的愿景,来设计学习环境。然后,组织课堂来激发、吸引和挑战他们的学生。
无论方法多么复杂,每个小组的能力都是混合的,因为没有两个学生是相同的。如果高质量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同质化,那么学生将有机会在具有认知挑战性的课堂中表现出色。
作为教育者,需要理解新知识和新观点。虽然课堂中认知挑战的原则适用于所有阶段,但在资优生的课程设计中,老师往往会将认知挑战融入到前沿的教学方法中,如探究式教学法(IBL)、项目式教学法(PBL)和情境式教学法(SBL)。关于教学法更多内容可以点击《IBL,PBL,SBL,哪一个是开启学生自主学习之门的钥匙?》了解。
好的课程离不开优秀的老师教授,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能力离不开专业的教学方法。DDC的课程在设计之初即融入了强有力的认知挑战,在经验丰富的资优生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挑战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DDC夏季线上全英文学术营即将开营,来自语言、科学、人文、数学、STEM、艺术六大课程体系近60门精彩的课程期待大家的参与!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