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的自私”非常必要!

 墨子连山 2023-02-07 发布于北京

我们初中校队有这么一位,个人能力确实强,打法酷似乔丹,很多时候,球队一半的得分都是他一个人得的,我们就叫他乔丹哥吧。

所以,时间一长,他也就把自己当球星了。

要球权,很多比赛,都是4个人看着,他自己1v5,就这样还不少得分,足见其实力。

可他也有个烦恼,就是比赛输多赢少,每次输球他都大发脾气,骂队友饭桶,好几次差点打起来。

日常训练气氛很尴尬,一个个没精打采的,就他一个人练得热火朝天,因为他还想拼个得分王呢。

就这样,比赛越输越多,队友们一个个霜打的茄子一样。

他自己当然也独木难支,进攻总是被包夹,又没有人策应,离得分王也越来越远。

这个打击有点大,队友们背地里都骂他自私,他心想,老子得分为了谁呀,不还是为了大家赢球嘛,既然你们这么说,干脆老子一分不得了!

于是找教练换了位置,不打小前了,改打控卫,发誓自己再得一分就是孙子。

下一场比赛,替补小前上场,乔丹哥凭借自己的组织,也让这个替补得了10几分,虽然仍然输了,但是他觉得,哎哟,有得打呀。

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先让小前得分稳定上双,然后再让分卫稳定上双,然后是中锋,大前糙了点,放到最后吧。

于是,他惊奇地发现,原来身边这些人打得都挺好,不比自己差呀。

大家有了球权,也都提起兴致了,该跑位跑位,该挡拆挡拆,没用几场,小前、分卫得分就都稳定上双了,球队也逐渐开始赢球。

等到中锋得分上双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市里的强队。

可惜半决赛被卫冕冠军淘汰,只好去争三四名。

争夺三四名的比赛异常激烈,终场前居然只差2分,这在初中比赛中是很少见的。

大家一致决定,让他投关键球,这也是他发誓不得分以来,获得的唯一3分。

最终,他们取得了全市第三,这也是校史最好成绩。

赛后大家纷纷把这次胜利归功于乔丹哥,说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从极度自私变成了大公无私。

可乔丹哥倒不觉得自己变了,更不觉得自己无私。

之前拼命得分是为了让自己赢得比赛,后来拼命助攻不还是为了让自己赢得比赛?

变了吗?

没有变。

无私吗?

还是为了自己,有什么无私的呢?

可为什么大家却一致认可了他呢?

其实并非他变得无私,而是他找到了“共赢”的方法而显得无私而已。

▼点击下方卡片 每晚6点准时推送

哪怕你看到婴儿在井边爬,不假思索地去救,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私”。

因为你下意识里认为,不去救的话自己的良心受不了,而不会去跟婴儿换位思考,觉得自己要死了。

从这个角度看,人的“自私”是必然的。

但与此同时,“自私”跟“损人利己”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利人利己”。

例如去拉一把井边的婴儿,救了他的命,自己心里高兴,甚至因为这一善举可能觉得这辈子都没白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类经过漫长的演化,不但演化出了饮食男女这样的私欲,更演化出了追求“价值”的欲望,而这种欲望与私欲并列,很多时候甚至凌驾于私欲之上,也就是所谓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究其根本,是因为那些舍己为人的行为并非“无利可图”,只不过这种“利”并非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层面的。

而人穷其一生,追求的是什么呢?

金钱美女?

有了金钱美女会怎么样?

会觉得“幸福”。

所以人最终追求的还是“幸福”,金钱美女只是追求幸福的手段,但却并非唯一手段,甚至不是直接手段。

直接手段是什么呢?

那就是直接获得精神满足,直达终点。

当然了,如果你没钱没老婆,那还是得先追求金钱美女,等你拥有了,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过程中记得追求“共赢”,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更容易成功。

点“在看"评论分享你的看法  


继续《道德经》之后,我的又一部心血之作,结合三十年实践经验,对《周易》进行逐字逐句的深入解读,已完本,可以一次看个够!
▼点击下方卡片订阅 每晚6点准时推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