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末日博士:美元未来10年或失去独霸地位 全球货币体系料走向两极化

 兰亭文艺 2023-02-07 发布于加拿大

来源:金十数据

末日博士鲁比尼认为,随着美元日益武器化和人民币地位提高,世界最终很可能出现两极的货币制度,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很可能在未来十年相对没落。

曾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海啸、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知名经济学家鲁比尼最新撰文指出,人民币地位的抬升和美元武器化特征将导致美国霸权没落。

自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一直是主要的全球储备货币。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脱离金本位后,其作为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也没有削弱。

然而,鉴于美元日益武器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叠加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出现,一些人认为去美元化将加速,最终这可能会导致多极货币秩序和国际支付体系的形成。

尽管人们都谈及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一直在下降,但质疑者认为,美元作为记账单位、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手段的地位并没有下降太多,至少没有替其他货币可以取代

更微妙的观点指出,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导致储备货币地位相对垄断。人民币需要更灵活的汇率才能成为真正的储备货币。 

此外,发行储备货币需要接受永久性经常账户赤字,以便发行足够多的非居民债,正如美国长期以来所做的那样。

这些质疑者还断言,迄今为止,所有建立多极储备货币制度的尝试都未能取得成功。

上述观点或许曾经有一定的道理,但鲁比尼认为,在当前的局势下,世界最终很可能会出现两极的货币制度。以下观点摘自鲁比尼。

完全的汇率灵活性和国际资本流动性并不是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所必需的。毕竟,在金本位制时代,尽管实行固定汇率和广泛的资本管制,但美元仍占主导地位。

事实上,美国现在也有自己的资本管制,这可能会降低美元资产对一些国家之间的吸引力。这些资本管制包括对其竞争对手的金融制裁,对许多国家安全敏感行业和公司的对内投资的限制,甚至是对违反主要制裁的盟友的二级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进行了首笔人民币交易。如此一来,其他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石油国家也可能用人民币与中国进行石油交易,并在外汇储备中持有更大份额的人民币,这并非天方夜谭。

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以及许多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很快就会开始接受此类提议,毕竟它们与中国的贸易额比美国多得多。

此外,当前的全球货币制度中存在明显的“特里芬难题”。在这种困境中,当一国的货币为全球储备货币时,该国将长期存在经常账户赤字,随着其国际负债的增长变得不可持续,这最终将削弱其储备地位。

一些批评者质疑一个持续保持经常账户盈余的国家的货币能否获得全球储备地位。但无论如何,中国可能正在转向一种对贸易顺差依赖程度较低的增长模式。

自二战以来,美国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已减半至20%,但在所谓的“中介货币交易”中,美元仍占至少三分之二。这是个时代错误(anachronism),当前的货币体系使新兴市场经济体在金融和经济上容易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

最后,包括CBDC在内的新技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支付系统、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币互换以及Swift替代方案(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的形成,将加速全球两极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出现。

鉴于种种原因,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很可能在未来十年相对没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