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是无情也动人——略说《红楼梦》中的牡丹意象

 寻梦向天歌 2023-02-07 发布于甘肃

Image

在《红楼梦》群芳谱中,宝钗是牡丹花,这是毫无异义的。因为在63回 “群芳开夜宴”,众人抽签,宝钗第一个抽,抽到的就是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众人的反应则是都笑说:“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表面看起来也确实如此:宝钗容貌出众自然没的说,配得上“动人”二字,连宝玉都一度动情;她生性冰冷,甚至住的地方都没有任何装饰,一点儿不像女孩子的闺房,也的确显得“无情”;只是说她“艳冠群芳”多少有些叫人心里不大服气,因为在很多人眼里,黛玉才应该是最漂亮的那个。而黛玉的那一签“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似乎无论从花的品格上,还是诗句,似乎都比宝钗差了许多。

作者当然不会偏爱宝钗而轻视黛玉。脂批说:“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又说“修建一座大观园,却只是为了建造一个葬花冢。”黛玉的葬花在全书中是如此重要,作者不可能把宝钗置于黛玉之上。如果我们只看“艳冠群芳”四字的表面含义,只能说是又着了作者的道儿。如同小说中极为重要的“风月宝鉴”,一般读者只知道看正面的香艳,却看不到背面的白骨。

“艳冠群芳”四字无疑是说牡丹的。唐代殷文圭有诗《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云:“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可见这个牡丹有些霸道,不但自己“为首冠”,而且还要“占断春光”,根本不给别的花留活路。

再看“艳”字。其本义说的肯定是人而不是花。《说文》未收录“艶”字,但有一个同义的“豓”:对其解释是“好而长也……美色为豓。”下面还有一大堆注释,大意是说,“艳”字从“丰”,比“美”还要更进一层,含有“丰满”之意。如此就很清楚了,说宝钗“艳冠群芳”不是说她长得最漂亮,而是说在一众美女中,她长得最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最当得起肥美的当属牡丹,而美女中则是杨贵妃。

用杨贵妃暗喻宝钗,书中也是有明示的。第30回,宝玉没去参加薛蟠的寿宴,看了两出戏出来后碰见宝钗,问她怎么不看戏去——

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在宝钗抢白了宝玉一顿后,又将触了霉头的小丫鬟靛儿训了一通。这也是整部书中宝钗仅有的一次发火。这里至少证明两点:其一,拿宝钗比杨贵妃,是大家公认的;其二,宝钗自己对这事很是反感。前者自不必说。问题是,她为什么会对把自己比作杨贵妃反感呢?

有人解释是,因为她是哥哥带来进京参加选秀的,结果没选上,恰恰宝玉拿杨贵妃也来比她。她正憋着一肚子火呢,所以就反讽了一句“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为的是讽刺宝玉有个当了贵妃的姐姐。其实这是没来由的。首先,当着国舅的面讽刺贵妃,以宝钗的性格恐怕做不出来。其次,元春当了贵妃,其中没有一点儿宝玉的功劳。同样,杨贵妃当了贵妃,也不是杨国忠起的作用。所以说有没有好哥哥好兄弟作得杨国忠,根本就不是什么羡慕嫉妒恨。因为杨国忠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而是祸国殃民的奸臣。事实上,他还真有一个“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哥哥薛蟠。“蟠”,《说文》释为“鼠妇也”,是一种生活在阴暗里的虫子,俗称潮虫。在《红楼梦》里,薛蟠就是造成贾家败落的罪魁祸首之一。把他比作奸相杨国忠,简直再贴切不过了。

宝钗恼怒宝玉把她比作杨贵妃,根本原因是在民间文化中,杨贵妃也不是什么正面角色。

而杨贵妃与牡丹之间,则是公认的对应关系。这源于李白的诗《清平调》。

据传,唐天宝二年(743年)春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清平调》,其三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本来是一组拍马屁的诗,但由于李白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显得华贵而不庸俗,充满香艳的富贵气象。宋周敦颐《爱莲说》中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不同的只是,宝钗只富不贵。但她内心对“贵”的追求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她曾多次规劝宝玉好好读书,争取仕途,就被宝玉讥为“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点暂且不论,还是先说牡丹。

宝钗的签中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罗隐的《牡丹花》,全诗如下: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是“解语花”。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於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很显然,解语花虽是在赏白莲时说的,但罗隐在此诗中是指牡丹,这就又一次把牡丹花和杨贵妃联系起来。

第二个典故中的“韩令”是指韩弘,曾任宣武军节度使,据李肇《国史补》载:“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劚去,曰:吾岂效儿女子耶!”在“世人甚爱牡丹”的唐朝,韩弘偏偏不肯从俗,可见是个异类。这一句似是暗示了宝钗的最后结局,尽管她以其出色的表演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赞许,但偏偏就得不到宝玉的心,只能落得个“辜负秾华过此身”“琴边衾里总无缘”(宝钗做的《更香》谜语中句)的结果。

可是,这又和杨贵妃有什么关系呢?关键就在“倾国”两个字上。表面来看,“倾国”一词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是夸女子长得漂亮,倾城倾国。而其本意则是使国家倾覆。《晏子春秋》有:“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即用其意。李商隐有诗《马嵬二首》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就是双语,一方面说杨贵妃长得漂亮,另一方面又说她差点儿使国家倾覆。所以,《红楼梦》作者引罗隐的诗,就是表示一个愿望,期望世间能出现“韩令”这样的人物,把这个“倾国”的牡丹铲除,免得叫“芙蓉避风尘”。

杨贵妃身上有几个显著标签:一是胖,二是淫乱,三是祸国。淫乱一点肯定和宝钗挨不上。但其他两点则完全可以和她对应。当然,在小说中,她祸害的不是整个国家,而是以家喻国的贾家,以及暗指明朝皇帝的林黛玉。

罗隐的这首《牡丹花》诗中,还有几处需要注意:一是“东风”,这是黛玉的签诗“莫怨东风当自嗟”中也出现的字样。黛玉的《唐多令》柳絮词中也说道“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桃花行》诗云:“桃花帘外东风软”“凭栏人向东风泣”。在黛玉那里,东风,是摧花飘落的,是破坏花的力量。而牡丹,偏偏“共东风”,是和东风一伙儿的。

至于“绛罗”二字,其中有个“绛”字,很难不叫人想到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至于“芙蓉何处避芳尘”就再明显不过了:一旦牡丹开放,芙蓉就连躲避之处都没有了。芙蓉花,正是黛玉抽中的诗签上的图画,代表了黛玉。

更进一层看,作者之所以选用“任是无情亦动人”一句诗签来代表宝钗,似乎还不仅仅出于这一层考虑。因为这句诗又被宋代词人秦观借用,写了一首《南乡子》。全词如下: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相信读者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翠黛颦”三字,因为这其中既含有黛玉之名,又含有宝玉为她起的字,怎么可能是巧合?相信读者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翠黛颦”三字,因为这其中既含有黛玉之名,又含有宝玉为她起的字,怎么可能是巧合?而“宋玉”,放在《红楼梦》里也是双关,一方面指春秋时期楚国的辞赋家宋玉,另一方面则隐含“子罕弗受玉”的典故。《左传》载: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可见,“宋玉”完全可以暗指“宝玉”。

而“东邻”,则很容易让人想到东北那个成天惦记着大明王朝疆土的满洲邻居。而当年那个“窥宋玉”的领导一旦成功上位,“谁记当年翠黛颦”呢?谁还记得当年深爱宝玉的黛玉呢?所以宝钗这样的人肯定是“有些堪恨处”的。实际她并不是“无情也动人”,恰恰相反,是“动人也无情”。不只无情,而且可恨。实际《红楼梦》的作者就是借一句“任是无情亦动人”,引人去品这一诗一词,进而体会到作者的本意。

奇妙的是,作者给宝钗的签诗引出了一诗一词,给黛玉的签诗同样出现在两处。“莫怨东风当自嗟”原句出自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分明暗示了黛玉的命运。同时,此句又被明人朱朴用在《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中:“芙蓉生在秋江上,莫怨东风当自嗟。”专门提到“芙蓉”,暗指黛玉已经相当明显了。

与牡丹不同的是,牡丹是春末开放,芙蓉却在秋天开放。很显然,牡丹是伴着东风将其他各种花卉尽数摧残,自己去“占断春光”;芙蓉则是生不逢时,连春天的影子都摸不着。尽管如此,芙蓉却有一个“小牡丹”“秋牡丹”的称号。宋方蒙仲有诗《手种芙蓉入秋盛开》曰:“天然富贵又风流,簇簇湘妃起聚头。唤做牡丹何不可,高他一着见深秋。”宋代方岳诗《芙蓉花》道:“却笑牡丹犹浅俗,但将浓艳醉春风。”从中读到了什么?在作者眼中,黛玉和宝钗哪个更胜一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