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享|国医大师禤国维治疗过敏性紫癜验案一则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2-08 发布于内蒙古

作者:刘炽,熊述清,裴悦

禤老认为,本病中医称为“葡萄疫”。多由禀赋不耐,热毒邪侵犯人体,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扰动血络,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迫血妄行,离经之血外溢肌肤而发斑,内渗于里,损伤肾络而尿血,内迫肠胃则便血。久则耗伤气血而成气虚血瘀所致而成。

【病案举例】

何某,男,9岁。2012年1月7日初诊。双小腿反复起瘀点、瘀斑2周。初起时有腹痛,曾在外院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仍有加重,左手臂新起瘀点、瘀斑。

【诊查】双小腿及左手臂较多瘀点、瘀斑,皮疹摸之有少许碍手感,自觉瘙痒。无腹胀痛,无关节痛。纳可,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滑。

【中医诊断】葡萄疫。

【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

【辨证】湿热蕴阻。

【治法】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方药】四妙勇安汤合血管炎方:银花藤20 g,玄参20 g,当归10 g,甘草10 g,白茅根15 g,生地15 g,土茯苓20 g,白鲜皮15 g,稀莶草15 g,紫苏叶15 g,徐长卿10 g,地肤子15 g。

【其他治疗】口服院内制剂利湿止痒片;外擦金粟兰酊搽剂。

【二诊】治疗7 d后复诊,四肢瘀点瘀斑有明显消退,颜色有明显减淡。无新起皮疹,瘙痒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上方加小蓟10 g、丹皮15 g、旱莲草15 g。继续服用利湿止痒片。

服药1周后追踪病情,皮疹消退,无新起瘀点。

【评析】过敏性紫癜,中医称为“葡萄疫”,多发于儿童。病情相对较急重,治疗上比较棘手。临床上易见病情反复,缠绵难愈者。临床上以抓住“热”、“瘀”为主。本病初期多实证,以风热之邪为多。后期多虚证,在脏多见脾虚、肾虚之证;按气血津液辨证多见阴虚、气虚、血虚之证。且多虚实夹杂。治疗上以自拟血管炎方为基本方进行加减。初期见感受风热可配合消风散。热毒炽盛者可配合犀角地黄汤,犀角可用羚角代替。中后期脾气虚弱者,可配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益气健脾,凉血化瘀。更可加薄盖灵芝补五脏虚损,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补不留邪、补不留瘀。气阴虚者见多汗、盗汗,可加生脉饮,以太子参代替人参。太子参性平,气阴双补。较适合儿童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