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考》(丰子恺)读后感(原创) 送考是大部分家长都

 小桥流水1i79ra 2023-02-08 发布于河北
《送考》(丰子恺)读后感(原创)
送考是大部分家长都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对广大的家长来说都印象深刻。丰子恺先生的散文《送考》,对一群小学生升学考试前和考试后的神态、心态进行了细致、生动、形象的刻画。先生对孩子们心理活动的分析更是入木三分。通过先生朴实、率真、细腻、生动的文笔,表现了少男少女的天真、活泼和机灵,孩子们在考试的重压下的焦虑和期盼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送考的路上,先生看到的是农夫们为了抗旱,与自然奋斗的劳动场面,可在考试的重压下,孩子们却“对此如同不闻不见”,这也使先生产生了忧虑,看到了如此“考试”对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深深创伤,引发了先生对教育孩子问题的深刻思考。他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象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其实先生为了孩子们的教育也一直是这样践行的。他以润泽人的生命为指导思想,将教育理念融汇入他的艺术创作之中,为后世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教育思想。他崇尚真善美“对于旧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虚伪世故,自私自利与冷酷无情是极端厌恶的。正因为如此,他异常珍爱儿童’天真无邪’,他满怀赤子之心,’兴奋而认真’地描摹儿童日常生活中那些耐人寻味的平凡琐事,衷心地赞美儿童的’彻底真实与纯洁’。”
从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和漫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的他的教育理念,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培养学习专业人才,更是在于培养具有想象力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