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节主题 || 那些有关老年人的绘本

 不忘童心 2023-02-08 发布于河北

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是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在中国,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帮忙带孩子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隔辈亲”似乎就像是本能一样。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老人,总是和蔼可亲、乐观向上的,但可能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或许也很孤独,或许有一天会永远离开,我们要教育孩子从小也要对老人多一些关心和陪伴。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关于老年人话题的绘本。

01

象老爹

豆瓣评分:9.4

内容简介:《象老爹》儿童心灵成长图画书系.暖暖心绘本。象老爹已经很老了,他就要离开老鼠妹妹,去大象天堂了。可是通往大象天堂的桥断了,只有老鼠妹妹能够修好。深爱的象老爹的老鼠妹妹会把断桥修好,让象老爹去桥那边的另一个世界吗?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这本书的主角是很老很老的象老爹,给诺宝读的时候,他感叹怎么能叫象老爹呢?应该叫象姥爷。




02

先左脚,后右脚

豆瓣评分:9.2

内容简介:巴比刚生下来的时候,爷爷巴柏就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巴比学走路的时候,巴柏耐心地说着,“先左脚,再右脚。”一步一步教会了巴比。突然间,巴柏中风住医院了。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巴柏虽然回家了,却不会走路,甚至不认识巴比……一切都让巴比十分害怕,直到他鼓起勇气亲近巴柏、帮助巴柏。终于有一天,爷爷在巴比说着“先左脚,再右脚”的引导下,重新学会了走路……

这本书讲的是“反哺”的故事,小时候老人教孙子走路,而现在老人中风瘫痪在床,轮到小孙子以同样的方式教爷爷走路。书中略带自传式的描绘,带给读者一个关于浓浓的亲情与真挚的友情的故事,读之令人感动、难忘。




03

爷爷的天使



豆瓣评分: 9.1

内容简介:《爷爷的天使》讲述了病重的爷爷躺在病床上,向懵懂的小孙子讲述了自己的一生:爷爷小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天使,从此,天使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帮助爷爷顺利地度过一个个难关……当爷爷睡着,小孙子离开医院时,爷爷的天使飞了出来,来到了小孙子身边,成为了他的天使。


04

外公的旅程

豆瓣评分:9.0

内容简介:宽阔的大洋,壮观的沙漠,喧嚣的城市……他爱这个全新的国家里的一切,在这里安家落户,却在女儿长大后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他怀着乡愁回到祖国,重新看到了故乡的群山和河流,却又开始思念异国他乡的一草一木……艾伦·塞伊通过对外公在日美两国生活的回忆,讲述了自己家庭中独有的跨文化经验。本书的文字饱含深情、感人至深;画面精致而温暖,宛如一帧帧写满历史与回忆的老照片。这是著名绘本作家艾伦·塞伊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他在两种文化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

这本书特别适合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与孩子生活在不同城市的孩子来看。每个人都会想念自己的故土,即便年轻时就已经背井离乡,也会在垂暮之年思念自己的故乡。然而真的回到家乡,也又会惦念自己奋斗过的他乡…



05

奶奶的护身符

豆瓣评分:9.0

内容简介:奶奶到山上给孙子求了一张平安符,符上写着:“五百罗汉交通平安”。从此,五百个罗汉总是 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小男孩。慢慢地,罗汉们越来越 少了!直到有一天,男孩长成了少年,他独自坐火车 到远方去的时候,列车失事了,仅剩的一位罗汉摇摇 欲坠,少年抱起罗汉冲出车外。罗汉最终却化为灰烬飘上了天空……少年将护身符解下,用手细细抚摸。他遥望远方天色的光亮,开始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

这是一本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本书,表达了奶奶就小孙子的爱~




06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豆瓣评分:8.9

内容简介:汤米·狄波拉从事图画书创作四十余年来,创作的图画书超过二百本,当有人问及他最喜欢哪部作品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因为这个故事记录了汤米和外婆、曾外婆之间的生活点滴,展现了祖孙三代人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的生活,是他童年的真实写照。这本自传体图画书于1973年第一次出版。时隔二十五年后,狄波拉把这个故事当做一个全新的创作来处理,图画都进行了重新上色,对文字也进行了细微的修改。不过故事情节依然保持不变。美国《图书馆杂志》认为“孩子们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要听这个故事”。




07

艾玛画画

豆瓣评分:8.8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图画类书籍,书中的艾玛老了,她百无聊赖地去逗猫,她闲着没事画画,但子女一回来,又把自己的画收藏起来。她倍感孤独,直到当大家都喜欢她的画,她才变得幸福起来,忙碌起来,这就是艾玛的幸福。作者以老人为主题,平实地描绘艾玛奶奶老年生活的孤寂与落寞,面对老伴死亡,子孙不在身边的日子,的确让人感伤,唯一的陪伴就是她的猫和画了。





 08

鄂温克的驼鹿

豆瓣评分:8.8

内容简介:《鄂温克的驼鹿》以我国北方大兴安岭森林鄂温克人的生活为背景,讲述了老猎人格利什克抚养驼鹿小犴而后双方相依相伴的动人故事。在一次狩猎中,鄂温克族的老猎人格力什克无意中射杀了一头母驼鹿,母驼鹿的幼崽一直跟随着他回到了营地……小驼鹿一天天长大,格力什克知道人类的世界对于驼鹿过于危险,而他预感到自己生命将尽,是时候让它回到丛林了……

当子女都远走他乡,各自成家以后,曾经的父母就成了孤家寡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森林还是草原,似乎动物也是老人生命最后坚实的陪伴者。





 09

你大我小

豆瓣评分:8.8

内容简介:威风无比的大狮子收留了无依无靠的小象,于是,这一大一小成了最鲜明的对比、最特别的组合:狮子是高傲的百兽之王,令人敬畏,小象孤弱单薄,个子矮小;狮子拥有辉煌的宫殿,小象挨饿受冻,无家可归;狮子能滔滔不绝地讲出种种多彩的经历,小象不怎么会说话,他崇拜狮子的表达只是“你大”、“我小”。当小象长成大象,懂得了很多事情,狮子却慢慢老去,不再威武高大,岁月带来了完全相反的大与小。直到老狮子被赶出皇宫变成了流浪汉,迎接他的是大象紧紧的拥抱。因为大象牢记着“你大我小”,在他心里,狮子是永远的国王。

这本书算是一本“反哺”主题的书,老人变老了,孩子也长大了,或许他不再威武,但依然“你大我小”,依然是孩子心中的“国王”。


 10

外婆变成了老娃娃


豆瓣评分:8.7

内容简介:小米最喜欢外婆,从小就是外婆的“小尾巴”;外婆也最疼爱小米,每天都会做赤豆红枣汤给小米喝。可是有一天,外婆病了,她得了遗忘病。小米决定,从今天开始,要像照顾自己的毛线娃娃小贝贝一样,照顾外婆……小米是外婆永远的小宝宝,外婆是小米永远的老娃娃。

这是一堂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的关于爱与反哺的必修课:爱是接纳,爱也是反哺;爱是包容,爱也是担当;爱是相助,爱也是珍惜每一秒相伴时的拥有。画家黄捷以夸张手法塑造的这一对“反常”的身份形象,将幼者对长辈的爱表现得别出心裁、情深意长。

11

它们一定是饿了 

豆瓣评分:8.4

内容简介:老爷爷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许许多多兔子。有一天,小兔子们全都跑进了老爷爷家里!它们在屋子里蹦来蹦去,啃咬沙发和植物。老爷爷却一点儿都不生气:“我猜,它们一定是饿了!”老爷爷给小兔子们做了好吃的,陪小兔子们一起看书,看电视。他想:我要好好照顾它们,陪伴它们长大……

探讨中国式祖孙亲子关系的原创绘本。讲述独自居住的老爷爷想念自己的孩子们,渴望陪伴,用心照顾来家里做客的小兔子们的故事。鼓励小朋友们多理解关心爷爷奶奶,感受亲情的温暖与可贵。




12

奶奶的红披风

豆瓣评分:7.9

内容简介:《奶奶的红披风》是2015年凯迪克银奖作品。这是一部温情的,充满治愈力的绘本,鼓励孩子们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发现世界。一个小男孩去城市里看望他的奶奶,可是他被城市里充满噪音的环境和拥挤可怕的人群吓到了。但是,奶奶告诉他,等到第二天一早,一切都会跟他眼前看到的不一样。奶奶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给小男孩织了一件红披风。第二天,男孩披上了红披风,跟着奶奶在城市里游玩了一天,这个富有“魔力”的披风让小男孩渐渐勇敢起来,城市里的景色、声音、气息都随之美好起来……




此外,还看过两本关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怀念老人的书——《姥姥语录》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姥姥语录》是倪萍回忆姥姥生前的故事和姥姥说过的话,姥姥虽没怎么念过书,为人处世却处处透露着人生大智慧。倪萍带领读者走进她99岁姥姥的平凡生活,追忆作者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细述这位纯朴、善良的山东老人生命中的最后乐章。

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张洁用十几万字回忆母亲自身体衰弱,生病,手术,恢复到骤然离世的过程。一个五十几岁的女儿用生命在回忆着母亲的最后时光,也深深地道出自己的悔恨,自责,伤心,遗憾。这本书有些压抑,但也值得学习和反思,学习老人临终前到底需要什么,不要留下像作者一样的遗憾。

最后提前祝愿所有老人“老年节”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