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晓容:疫三年 得三思(杂文)

 吴越尽说 2023-02-08 发布于浙江

疫三年 得三思

作者:杨晓容


       2020年除夕,原定在饭店里吃年夜饭计划被新冠疫情冲得一地鸡毛。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和巨大的不确定性,只得将订好的菜肴打包回家,显然,这种用餐体验感极差,但也无可奈何,毕竟健康第一。当时想,疫情总归会过去,忍一下就能迎来春天。

       这一忍就是三年。如今,又到了2023年的除夕,到外面吃年夜饭的兴趣已无,在家里用半成品年夜饭热热再吃,简单应对一下。家里有老有小,有阳有未阳,安全第一,过年其次。一场疫情,彻底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大到国家经济、国际纷争,小到家庭安危、个人健康,工作与事业,都带来了挥之不去的影响。

       因为新冠,我也随大流地“阳”了一次,虽然打了4次疫苗,也不能阻止被阳。在阳的两周内,几乎只能吃和睡,其它什么也做不了,当然,脑子还算清醒,胃口也不差,于是有了大把时间,认识新冠,反思疫情,这三年中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

       病毒比人类的历史悠久,人类的出现也是拜病毒所赐,你无法消灭它,只能与病毒共存。科学家已经发现,病毒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远远超过人类。病毒对地球的作用和威力也超出了人类想象。人类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这个地球的主宰,人一定能胜天。实际上人类仅仅是这个星球年轻的过客,病毒才是这个星球永远的主宰。人类的祖先现代智人的出现大概是在200万年前,1万年左右,人类社会才开始出现原始的农业、畜牧业。距今6000年左右,人类开始使用文字,从此形成人类文明。而病毒存在的时间是以亿年计的。

       地球历史46亿年,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天起,病毒就已经存在了,蓝色地球也可以说是一个病毒星球。虽然人类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病毒的历史仅有83年,但这并不影响病毒的历史悠久。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里面有大量病毒基因的痕迹,也就是说人类基因组里面,被插入了大量病毒基因,数量达到成千上万。更不可思议的事,在物种进化史上,一亿年前哺乳动物的祖先,被一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从而获得了最早的合胞素蛋白和哺乳动物的胎盘。就此而言,没有病毒就没有哺乳动物,更不会诞生人类。你每呼吸十次,就有一口氧气是病毒赐予的。我们人类演化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发展史,病毒不仅成就了地球,也成就了人类。

       显然,病毒不仅从未离我们远去,也永远不会离我们远去。人类只能与病毒共存,既不能防住它,与它隔离,更不能消灭它。三年抗疫,我们想防住它,更想消灭它,实践证明根本不可能,无论历史或科学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放开手脚,正面应对,让它与我们共存,只此唯一可行的选择。人类已知的许多病毒,我们都是与其共存。

       抗击疫情,最大的需求就是对米面蔬菜的刚需。仔细一想,当大疫来临,人们要生存下去,实际上需求也很简单,就是每天要吃的食品,而米面蔬菜则是最基本的食物,有了它,我们就可以生存下去,而其它的商品或服务,可有可无,前者保证我们能生存,后者则提升我们生活质量水平。由此想到,国家对粮食生产重视是多么的有远见。

       在吴江,同样也要持续重视这个问题,作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吴江必须要有一定的土地等资源要素用于发展二三产,但解决我们生存的一产的发展,真的要高度重视,并且要持续重视,这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2022年,吴江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24万亩,比2021年增1.38万亩,增幅4.47%;粮食产量3.22亿斤,比2021年增0.076亿斤,增幅2.42%,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先是夏粮生产获全省表扬,再是全年粮食增产贡献突出,得到全省表扬。实际上,保持一定面积的粮食播种面积,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战略价值,它能保证我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从容应对;还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比如能调节气候,增加蓄水面积,夯实大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让更多的动植物有一个栖身之地。还有巨大的文化价值,面对一片片麦田稻田,从种到收,从青青表里到金黄沉淀,会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农业立国的五彩斑斓,乡愁寄托的具体物象。

       当我们明白这些道理后,不能悲天悯人,还是要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毕竟人类是理性的生物,也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最聪敏的生物。既要学会与病毒共生存,也要想方设法开发疫苗,寻找治疗的手段,把病毒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当然,更要重视粮食生产,重视我们能生存下去的资源储备,有了足够的米面蔬菜,纵使有病毒来袭,我们也能从容应对,留得青山在,总会有柴烧。

2023-02-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