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期 :从“舶来”走向融入... 加央扎西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3-02-08 发布于陕西

.

  出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就算彻底过完了,工作和生活回到轨道上——每周上五天班,休息两天,这是大多数现代人的节奏。

  这样的工作休息制度,对于国人来说其实是“舶来品”。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诞生的星期制度,于古罗马皇帝的一纸法令中正式宣告确立,此后慢慢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虽已不复存在,但它的文明却流传了下来,星期制度就是他们创建的。图为古巴比伦通天塔想象图。

  1. 起源于人与自然的共处方案

  星期,又叫周,是一个时间单位,也是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据。

  几乎所有古代文明中的先民在创建历法时,都会参考日月江河的变化,这些周期性的规律可以指导生产劳作。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生活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人建立了古巴比伦。当时苏美尔人就发现,月亮会在满和亏两种状态间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周期正好是七天。

  他们便以此来规定:每月有四个星期,每星期有七天。这七天分别有不同的神来守护:太阳神,月亮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这七位天神分别代表着星期日、星期一到星期六。敬畏自然的古人们,每天靠祭拜不同的天神来寻求内心的安宁。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这种原始的星期制度成为人与自然共处的规则。这一制度随河水裹挟而下,穿越时间与空间,与不同文明碰撞、融合。

  古巴比伦创立的星期制,首先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人接受了每星期七天的制度,他们同样按照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称呼每一天。直到公元321年3月7日,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发了《星期日休业令》,以法令的形式明确了七天为一个星期,其中基督教信徒星期日可以休息。星期制度从此固定下来,公元3世纪以后,开始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

《清明上河图》(局部)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 农耕文明自有一套休息制度

  星期在中国古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晋范甯的《春秋谷梁传序》中就曾记载“阴阳为之愆度,七曜为之盈缩。”不过,中国的七曜开始并未作为时间单位。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38岁的苏轼在杭州任通判。美丽的西湖很快就成了他经常游览的地方,上面那句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的诗便是假日与朋友聚会时所作。苏轼一生都是个“景点打卡爱好者”,不论是在京城还是被贬官到外地,假期里总是和朋友出门旅游。

  透过山水秀丽的海量诗词,人们能看到官员休假制度的宽松。为此,官方的解释很坦然:真宗景德三年,“诏以稼穑屡登,机务多暇,自今群臣不妨职事,并听游宴,御史勿得纠察。”大中祥符五年,又“诏自今两省五品、中书省四品、诸司三品有同列出使,并许郊饯,仍给休暇一日。余官亲属僚友出行,任以休务日饯送。”也就是说,休假的目的,就是为人们节日交游、聚会、宴娱营造宽松氛围,助推文人诗酒之会与结社唱和成为一种时尚。所以宋朝的文化繁荣,和文官系统的假期多是有关联的。

  但这仅仅是在北宋。中国古代的休假制度,一来只是对官员有效,二来各个朝代的差异很大。

  秦代时,休假制度已经初步形成。那时,官吏休假谓之“告”。《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就是说,刘邦经常利用休假回家干农活。由此可见,秦代已有官吏的假期制度。可惜由于文献散佚,秦代休假制度的具体内容人们了解不多。

  汉代时,官方的休假制度步入正轨,写入《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即每5天可以有1天归家洗沐休息的公假。“五日一休沐”的制度一直延续至隋代。据统计推测,汉代一年的公假加上节假大约有70至80天。

  唐代专门订立了规范官员休假和致仕的法令——《假宁令》。法令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这就是古书上说的“旬休”。全年公假大约36天。统计推测,唐代休假制度与汉代相比,公假变短,但节假变多,总天数与汉代大致相当。

  宋代时,公共假期和休假制度最为宽疏。日常休假虽仍沿袭唐代“十日休沐”制度,但在节假方面则大为增多:全年节假76天,加上“旬休”36天,就有112天。此外,还要加上皇帝、皇后崩薨的忌日假等。这样,休假日大概超过了全年的三分之一。

  元代虽沿袭宋代“旬休”制度,但节假骤减到仅16天,全年休假约52天,比宋代少了一半。

  明初皇帝励精图治,大部分传统节假都取消,仅保留元旦、冬至两节。明代还取消了唐宋以来的“旬休”制度,仅庶吉士“五日一休沐”,其他官员则没有此等待遇。

  清代延续明代压缩休假的政策,但有长达1个月的“封印”期,涵盖了过去“元旦”“元宵”等节假。其余节假包括端午、中秋、重阳、皇帝诞辰,各放假1天。清代假日总天数在34天左右。

  在远离庙堂的乡野田园,农耕文明的休息制度则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百姓。

  中国以农立国,自古就有一套完整的历法体系。从春秋战国直至19世纪末,一直实行混合太阳、太阴的四分历,俗称夏历或农历。这种历法仅有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没有星期。大量的农民、手工业者及商人作息并无定例,最重要的日子就是二十四节气,他们以此来确定播种、耕作、收获和农闲。

  3. 星期休息制度传到东方

  西方的星期制度在清末传入中国。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5月8日出版的《申报》刊载了一篇《论西国七日各人休息事》的文章,描述了在华外国人的周末:“是日也,工停艺事,商不贸易,或携眷属以出游,或聚亲朋以寻乐,或驾轻车以冲突,或策骏马以驱驰,或集球场以博输赢,或赴戏馆以广闻见,或长田猎以逐取鸟兽为能,或设酒筵以聚会宾客为事。”

  评说这种制度时,作者直抒“西洋诸国礼拜休息之日,亦人生不可少而世事之所宜行者也”,提出“亦仿西人七日之期而少息,其余日月愿奋勉以图功……”这是这个东方古国对星期休息制度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后留下的“历史笔记”。

  此后,1875年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出版的《瀛堧杂志》、1876年上海文人葛元煦撰写的《沪游杂记》等著作,都介绍了寓居上海的西方人士过周末的热闹场景。

  从《申报》的文章开始,星期休息制度慢慢进入上海人的生活。到了19世纪80年代,这一制度则通过新式学堂进一步浸入到中国古老的休假制度中。

  戊戌维新推崇西学,这一时期的新式学堂在其制定的章程中大都明确规定了全校师生星期天休息的制度。当时还很少有“星期日”这个称呼,通常以房、虚、昴、星四字代替,这是根据我国的二十八宿值日法推算而出,以后的“星期日”名词即来源于此。1897年创办的江宁江南储材学堂规定:“每逢房、虚、昴、星日,照西例休息。”同年,浙江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也定此规。宁波中西学堂校方规定:“凡遇礼拜日,则停止讲读。”

  此外,维新派创立的社会团体大多实行星期日聚会或休息制度,如关西学会、长沙南学会、湖南延年会、法律学会等。当时的一些报纸也采取星期日休息制度,维新志士唐才常、谭嗣同创办的《湘报》每逢星期日停刊。

  先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后鉴于教育部门的特殊性,从戊戌维新开始,短短几年后,清政府便在1902年8月15日颁布了《钦定中学堂章程》《钦定高等学堂章程》,首次规定全国中等、高等学堂实行星期日休息制度。

  学堂联系着更广泛的千家万户。四年后的1906年开始,清政府中央各部也相继在星期日放假公休。率先实行的是一些新设立的中央机构,如主管教育的学部(即教育部)、主管经济的农工商部、主管外交的外务部等。紧随其后,1907年秋,陆军部开始休星期日;1911年夏,最守旧的吏部与礼部也跟上了这一“潮流”。

  1911年7月,清廷为两年前刚刚登基的幼帝溥仪举行隆重的典学仪式。但在时间上,帝师们颇费踌躇:如果在星期日给小皇帝放假,有违祖制;不放假,则不合时宜。为此,帝师们专门上报皇室裁决。皇太后在与摄政王载沣好一番商量后,决定不拘泥祖制而迎合潮流。懿旨中写道:“皇上尚在冲龄,未便过于勤学,所请星期休息之处,著照所请,该大臣知道。”清朝最高权力机构之一的会议政务处也提出:“星期日公休为世界通例,中国不能独异。”

  至此,清政府中央机构都已实行星期天公休制度,地方机构、司法系统等也都闻风而动。如1908年,成都自治局的办公条例规定:“年节照例放假……星期休息。”

  在清末最后几年,星期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都市生活的一种新的时间概念。当时,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如公园、动物园、图书馆、博物馆等,均以星期为固定的时间单位来安排对公众的开放日程。

孩子们利用双休日走进书市,精心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

  4. 从一周一休到“上五休二”

  接受了星期制度,但哪天休息还是件未完待续的事。一周要工作几天?休息日和大众幸福程度、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在那个时代还来不及回答甚至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一直是每周休息一天的休假制度。这唯一的一天休息日就成了国人“战斗的星期天”。因为在这仅有的一天休息中,人们要打扫房间、换煤气、洗衣服、走亲访友,几乎从早忙到晚。由于一周只能休息一天,上班族很难出外走走,“宅着”成为一种生活的普遍面貌。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利好日益显现。1994年2月3日,《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颁布,中国开始实行“大小周末”,大周末即每周休息两天,小周末则休息一天。这成为后来“双休日”的过渡方案。

  这时的国人初步有了“过周末”的意识。大周末时,安排出行的人逐渐增多。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少部分人甚至玩儿起了“自驾游”。商场、农贸市场每逢周末人群涌动,“消费”慢慢成为时尚。

  不过,这个方案也有一些小插曲。初次推行时,记忆力不太好的人常常混淆了休息日。不少人逢周五就问:“这周是大周末还是小周末?”为此还闹出过不少笑话。

  “大小周末”实行一年后,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再次下发文件:自5月1日起,职工每周工作40小时,星期六和星期日为休息日。至此,中国正式迎来了“双休日”。

  1995年9月23日的《北京日报》2版曾刊登一则《双休日居民消费多样化》的消息,披露某市场调查公司在当年7月的一个周末对部分市民进行了随机抽样的入户访问。调查结果显示,除7.4%的人完全忙于家务事和照看孩子外,大多数人都不同程度地享受着休闲活动。其中,50.8%的人外出娱乐,30.5%的人在家以看电视、听音乐、聚谈等方式休闲。报道还说,北京市民最希望进行的周末活动是近距离旅游。调查称,从总体上看,双休日虽然难以对居民消费总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休闲服务机制的改善却能对消费量的分布和消费实施模式发生作用。

  随着中国人慢慢适应双休制,文化产业、短线旅游业都呈现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在接受《报日人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休闲时间是沟通国家和个人的桥梁。简单地说,人们怎么生活,我们的国家就会怎么发展。

  今天,尽管逢重大节日调休,似乎打乱了原本“上五休二”的制度,但恢复到正规后的生活,仍旧以“星期”为基本制度。

爱意满满、充满“中国式浪漫”的七夕节,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你知道吗

  七夕别称“星期”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七夕还有个别称,即“星期”。清代朱昂曾在《菩萨蛮》中写道:“银河光隐隐,料是星期近。”唐代王勃的《七夕赋》中更有“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的描写,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爱情相关的最美好、最动人的两个夜晚。

  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也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明代汪廷讷的《种玉记·梦俊》中就曾写道:“年少,梦中恍惚相逢,想是星期将到。”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银河相会。于是,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