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斌:你知道谁是你的贵人吗?--《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张志斌666 2023-02-08 发布于山西

这是张志斌公众号的第1275日更原创文章

送给想学《道德经》,又觉得太难没法开始的朋友。

我陪你一起学起!

《道德经》之前自己一章一章写过一遍,感觉收益很大。

那为什么一句一句的写?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道德经》,也想学习,但是就是读不太明白,我来给大家探索一下小白如何读《道德经》的方法。

遇到读不懂的时候,也正常,我们可以略过,然后慢慢一遍一遍继续读。希望我有机会能陪着你读完《道德经》,开启经典阅读之路。

《道德经》是一本值得大家用一生来读的书,如果你还没开始,希望你也可以开始读起来;如果你已经在研读,希望你能不断的深入。

参考白云先生《老子之道》、南山空同《道德图》、韩鹏杰《道德经说什么》等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释义】

本章主要讲圣人如何才能见天道,如何才能不行而知、不为而成的道理。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张志斌: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解除一件事对你的苦恼!

如果只拘泥于困于一物,那么对另一物便是无知的。此一物,成一名,为一知;彼一物,亦成一名,为一知。以此一知,不可知彼一知,因为由此一物,不可通彼一物。天下万物,无有穷尽,如何才能穷尽并掌握它们呢?如果用这个思路,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有解除物蔽,从具体的、有形的物中抽离出来,从琐细繁复小知的桎梏中抽离出来,才能理解,原来天地万物其实是一个整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下通于一气。圣人与道为一,天下即人身,人身即天下。无须离道而寻道,无须出户而知天下。故,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圣人抱一合道,故无须窥外物以见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道与物相反,出离道,缘名物以求道,求索越多,出离越远,对道的认知就会越少。

从道里面跑出去到处寻找道,就好比一个人从家里跑出去,满世界寻找自己一样。他跑的越远,就越不可能找到自己。因为在迷失的路上,走得越远,只会更迷失。对自己的认知,就只能越来越少。

道为一,为足,为整体。其在万物,不可穷尽。所以说,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以道观之,一就是多,多就是少。是谓其知弥少。在背道之路上,走得越远,其出离越甚,越不可救。



【感悟】

读到今天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和一本书。

说一青年阿呆感觉总是命运不济,没有贵人扶持,于是找到一位高人指点,问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贵人?高人指点到,那个光脚给你开门的人就是你的贵人。

于是阿呆开始出门寻找自己的贵人,在经过很久的遍访之后,依然没有找到按个光脚给自己开门的人。

阿呆拖了疲惫的身躯往家赶,赶到家的时候已经半夜了。他有气无力的敲了敲门,喊了一声“妈”,紧接着是一阵脚步声,门很快速的打开了。阿呆垂着头,看到的是一双光着的脚。他瞬间想到了高人和他说的话“光脚”给他开门的人,他明白了!跪倒在地,抱着妈妈的腿哭了起来,他懂了!

自己的贵人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历经千辛万苦找的贵人,其实就是我们身边!

听完这个故事你感觉如何?相信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身边的能量体。

另一本书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边书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简介:

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十分喜欢旅行,于是去做了牧羊人。

牧羊时,他遇见了撒冷王麦基洗德,他又放弃了羊群,去追寻他所梦见过两次的金字塔附近的宝藏。

其间,他从西班牙最南端的台里发渡海,去了非洲。

在北非摩洛哥的丹吉尔,他被小偷掠走钱财。

后来他学会了阿拉伯文,他为一位永远把朝圣麦加放在心底而不去实现的水晶商人创造性地工作了十一个月又九天。

之后他加入横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碰到了一位一心求教炼金术士的英国人。在住着炼金术士的费奥姆绿洲,圣地亚哥遇见少女法谛玛,与她一见钟情。

商队因部落战争而停滞在绿洲。圣地亚哥预言军队会对绿洲实施突袭,预言应验了,他被聘为绿洲的参事,而炼金术士却催促圣地亚哥重新踏上寻宝之途。

途中,圣地亚哥被军队所掳,炼金术士以圣地亚哥的钱财为自己赢得三天的时间,圣地亚哥若能将自己变成风就放了他们,圣地亚哥在沙漠、风与太阳的对话中,接触了天地之心,也如愿脱身。

圣地亚哥到了吉萨,见识了金字塔的壮美,部族战争的难民又一次夺去他的金子。难民临走时,难民首领说了自己重复做过的一个梦:宝藏就在圣地亚哥曾经梦到金字塔的那座废弃教堂里。

圣地亚哥回到来时路,在原来熟悉的牧羊处挖出宝藏,实现犒赏吉普赛人的诺言,最终与少女法谛玛终成眷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