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塬乡中常小玲 || 年末所见

 一床书759 2023-02-08 发布于陕西

今年回婆家过年。

学校刚放假的那段时间,正值疫情严重,我们一家好不容易熬过了疫症,休养了一周后,便拖家带口地回到了婆家。

老公的老家在陕南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小村庄坐落于崇山峻岭之间,山脚下一条蜿蜒的公路通往各个村庄,群山的怀抱中流淌着一条小河,小河似乎永不停歇,一年四季都在向前奔跑。我见惯了陕北的冬天结满厚厚冰层的河面,一时间对这冬天不结冰的小河竟有些不习惯。

腊月底,空气中已经有了些许年味,还记得小时候,过年前后的这几天,我们老家村子里的鞭炮声终日响彻,不绝于耳。小孩子们都喜欢玩一种“摔炮”,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危险性也小,不用特意点火,只需要用力扔到地上,便会发出“邦”的一声,因此,很招小孩子喜爱。 

近几年因为疫情,过年的趣味愈发减少。今年似乎有了些变化,村道上不时有人声传来,人们说说笑笑,三三两两约着去村头的小卖部置办简单的年货,挑选春联,再比比谁家购买的鞭炮尺寸大、个头多,谈天说地,很是红火。

如此热闹轻松的氛围,倒勾起了我游玩的兴致。我避开众人,独自行走在小路上,天阴沉沉的,抬头望去,远山仿佛笼上了一层薄烟。群山掩映下的树木,竟红绿交错,与我印象当中一到冬日就草木皆枯的情景相差甚远。

不远处的山脚下,居然还有一个小竹林,红白瓦房点缀其中,错落有致,不时传来小孩子嬉笑打闹的声音,好不热闹。我不禁想起东坡先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古人兴致高雅,令人赞叹。

空气很清新,我深深呼吸一口,感觉身体里因久憋家中聚集的郁气都散了不少。忽然,我好像隐隐听到淙淙的流水声,我学着柳宗元寻声追去,期待遇到美景。

顺着青石板小路下坡,水流声越发清晰,走近了却仍然只闻其声,不见其踪。水流掩映在枯黄的水草下面,望不到尽头。小路斜下方有几个台阶,看样子可以直达小河边,台阶上还有未化的残雪,我终究没有走下去。

我继续往前走,忽的一个小石桥映入眼帘。走到桥中央,果然在桥的正下方看到了一汪安静的小谭。潭水呈现出黄绿色,岸边的枯草倒影其中,竟和水草交错成了一副水墨画,我想起了苏轼夜游承天寺,不知道他当时是否也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不过他看到的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而我,此刻却是真真切切看到了藻荇交横成了一副画。

桥上风大,如此美景,却也不能久驻。桥面上有些薄冰,忽然就来了兴致,我像个幼童一般小跑着溜了几下,觉得有些无趣,便裹紧棉衣,匆匆转身离去。

终于回到屋子里,火炉里的柴火烧的正旺,炉子上方坐着的水壶正“呼呼”的往外吐着热气,我赶紧坐在火炉边,手脚总算得到了救赎。

这是年末最普通平凡的一天,年就要到了,春天也快要来临了

作者简介:常小玲,北塬乡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人生感悟:坚持长期主义,学会终生成长;心怀无比热爱,才有来日方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