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三)——中风预兆

 火帝养生_WSH 2021-06-10

我们在学习足太阴脾经之前,先补充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中风预兆。中风在中医来讲是有预兆的,西医预防中风,量血压,看看你有不有糖尿病之类,高血压可以引起中风,这是大家公认的,结果预防来预防去,还是有很多人中风,这只能说西医的预防不对。

我们中医对中风预兆的判断:

一、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这三个指头发麻。当这三个指头出现麻的时候,大概六个月就有可能中风。

二、在足阳明胃上出现麻,如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穴这些地方出现麻的时候,大概两个星期就有可能中风。处理的方法,就可以炙足三里,一直炙到不麻。在炙的时候就可以预防中风,炙到起水泡都没关系,这也就是称之为"疤痕炙“。

脾,在五色中为黄色,所有的黄色食物都入脾脏。

脾,在五音为“宫”音,这个“宫”音,在实际行动上为“呼”。这个动作怎么做?就是用手按在左肋脾脏的位置,脾开窍在唇,用嘴唇开始呼,呼到气没了,这才是开始,这时要把肛门提起来,一提起来,把身体的内劲,发出最后一“呼”的声音,那是最后步,那个内劲吐出来是没有声音的,这个时候,脾脏动的最大,这才把脾脏的毒气吐出来。呼完以后,再把吸气回来。身体会感到很干净,这时吸气的时候,马上就会充满,所以,练功一定要到空气比较好的地方去练。

我们在作深入的“呼”,或者是肺的“呬”,只要做对了,头会感觉到瞑眩。

吃中药也会出现瞑眩,下针也会出现瞑眩,所谓瞑眩,就是头晕。我们在用药或下针出现头晕,这是正常的现象,做得非常好,非常到位才会出现瞑眩的现象。中医有句话叫:“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如果用药后没有头晕目眩的强烈反应,疾病就不能痊愈。

脾,在五声为“哕”。所谓“哕”就是打嗝的意思。就是说病人的胃气,脾气将要消失的时候,每天都在不断的打嗝,可能三天,四天,到后来,没有力气打嗝,打不出来的时候,脾气就绝了,人就走掉了。

当“哕”打嗝声出现的时候,脾气就要绝掉了。肾为先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脾,在五志为“思”,思虑过重会伤脾。

脾主味,胃口,味觉都是脾在管。

思虑过重会伤脾,脾脏受伤,味觉就没有了,就不想吃饭。所以,当一个人想念一个人想念得很重的时候,思念太过了,吃东西一点胃口都没有,如同咀蜡,一点味道都吃不出来。

常喝咖啡会得胰腺癌,这是为什么?在五行相克中,木克土,中医认为酸入肝,肝为木,脾为土。味道厚重的入血分,淡味的入气分。我们前面讲过,胃主气主卫,脾主血主荣。咖啡的颜色很深,味道很厚,入血分,咖啡本身是酸性的,所以会对脾脏来说是一个负担。很多胰腺癌就是因为长期喝咖啡喝出来的。

做为医生,一定要知道病是怎么来的,如果不知道病是怎么来的,你就无法去预防。就算是把病治好了,还是会复发。所以,西方医学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