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能不相信,自媒体创作素材遍地都是

 姬亚琳 2023-02-08 发布于北京

好几天没更新了,但是我人也没闲着,随时随地在捕捉积累素材,就等着有整块时间时一一梳理出来。

也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创作经验。

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分享自媒体人可以创作的素材有哪些,一块是如何寻找所谓的“灵感”。

一、可以创作的题材

1.自己在做的事

不管做什么,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别人可能也会遇到,你把它分享出来,就有机会去链接同道中人。

对于你做的事情,你肯定有特别的经验分享,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后来者,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而且有人同行,总要比一个人孤军奋战好得多。

2.自己经历的事情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经历的事情,十有八九别人也经历过。

分享出来,和他人同频共振,让更多人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彼此都能获取更多面对的勇气。

3.你的热爱

松浦弥太郎说,你的热爱具有无限的潜能。热爱是我们心中的指南针,引领我们去靠近、追随那些吸引我们的事情或者物品。

对于这样的事情或物品关注度高了,自然比一般人多一些发言权,当你如数家珍般陈列出你的热爱,会给人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把它们分享出来,就是你的独家。

4.亲朋好友的故事

还是原始人时,人类就在山洞里围着篝火讲述着神话传说。

爱听故事是人类的本能。

每个人都有要好的朋友和七大姑八大姨,他们经历的悲欢离合,会近距离给你相当大的触动和启发。

用你的视角和手法把它们讲述出来,过一把导演的瘾。

同样的公式你还可以套用到如今的社会时事热点上,名人名事、微博每天的热搜榜等等。

只要有心,在办公室和同事们闲聊八卦的素材,都能成为你的创作灵感。

但如果把这些可想的点都想了,也没有找到好的题材,该怎么办呢?

二、如何寻找创作灵感

很多时候,我们心里囤积了很多素材想写,但是下笔时总是无法直抒胸臆。

原因主要是因为头脑堵塞严重,混乱如麻;还有一点是语感钝涩,无法生动的阐述。

1.多出去走走

第一份文案工作时,有一个要好的同事,她常常为了寻找一些文案创作灵感,下班后在附近道路走上一圈又一圈。

人在动起来的时候,大脑也在活动。想必大家都有过在跑步、骑车、坐在行驶的火车上时,那种思绪如流的感觉。

当然有条件的可以多去陌生的地方旅游,新鲜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刺激,会给人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

2.持续学习

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可以让大脑保持活跃状态,更可以挖掘新的主题内容可写,让人“言之有物”。

3.看书、看电影

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都是在讲一个好的、令人深思的故事。

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和电影,会有各自不同的解读和思考。把你的分享出来,寻找共鸣和异己之言,也是一大快事!

4.复盘以往的作品

之前已经输出过自己的作品的话,可以去分析那些反馈数据,看看好的好在哪儿、差的又差在哪儿?

这样会让人发现自己适合写什么,哪种类型的作品更受欢迎,然后去刻意训练,挖掘同类素材。

嗯,这样说来,真的遍地都是创作素材,那就行动起来吧!

共勉。

点赞和在看,我们一起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