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年前,我的高考

 姬亚琳 2023-02-08 发布于北京

转眼又到了6月6高考日,虽然距离自己参加高考已经过去了15年,但每年这个时候,仍不免会想起那一年的决战局。

当年我是一名美术生,在高考前几个月,就参加了全省美术统考。

成绩过了国家统招本科线。

这样的话,文化课大概是考上350多分就能读本科。

我那一年的分数是410左右,过了线。按说读一个一般的二本问题不大。

但我在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却迟疑了,短时间内就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选择。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学校里摆放着各大学专业一览的展板。

看了看,美术生可选的专业有限,都是国画、油画以及各种设计专业。

当时的我,作为高一入学就报了美术班的人,已经学了整整三年画画,真的画腻了。

所以对于那些国画、油画类又要​天天画个不停的专业,实在没一点兴趣。

而设计,我们的美术老师说设计不像素描、水粉和速写那样,需要大量的练习,主要靠个人创意。

所以在美术班里,我们是在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月,才开了设计课。

我们也没有正经画过几个设计图,对于设计的理解也是云里雾里。

所以对于设计这门课,我十分陌生。

于是,对于那些各种设计专业,我只能望而却步。

此外,在那个密密麻麻的展板上,每个专业后面都清晰地标着学费金额。

整个看下来,不管是画画类还是设计类专业,学费都要比普通专业的学费贵很多,多数都要大几千甚至是一两万。

再看其他专业的学费,顶多四五千块钱就够了。

这也是我考虑的一个因素。

作为画了三年画的美术生来说,我深知这个专业有多烧钱。

买画材要钱,一开始只画素描,耗材只有铅笔和素描白纸,花销还不是很大。

后来学了水粉,一买就是二十四或三十六盒颜料,一盒几块钱,一套下来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

而且这些东西消耗的很快,需要不断的买入。

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补课费,小到平时每个周末下午的加课,大到寒暑假的全天补习班。

整个高中下来,愣是比其他非艺考类同学多花了不少钱。

所以,一想到上了大学,作为专业画画的课,肯定要比高中的美术班密集多了,耗材用的更多。大概是天天烧钱的节奏。

我简直不敢想。

影响我这个决定的还有,在之前去省会郑州参加美术自考的经历。

那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去郑州。

在那里,集中了来自全河南省几乎全部的美术生,大家聚在一处,参加各校举办的对口招生。

那次,我见到了除我的同学以外,其他的美术生。

她们穿着时尚、打扮洋气,有着与美术生相符的气质与审美。

与他们对比,瞬间觉得自己特别土气,穿着搭配也没有审美可言。

“我不适合学美术”的念头就扎在了心里。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认识,学艺术的学生都是家里不差钱的人。

从那些在外地学生们的穿着和零食花销,就能看出来。

不适合我这种一次补习班费用都要挤家里开销的人。

以上,这几种考虑,让我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放弃了美术生身份,以一名普通高考生的身份选择了一个非艺术类专业。

不用美术成绩,我的高考分数只能让我上一个专科学校。

这一点让我很遗憾,尤其是最近几年结婚生子后,才了解到学历的高低,给人带来的机会之差,是现在的自己付出很多努力,都补不齐的。

想想高考前后的自己,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不知道想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更遗憾的是,那时候也不知道去寻求帮助。

即便没经历过高考的父母所知有限,我们还有很多老师可以求助,作为高中老师,他们都是本科以上大学毕业的学生,还有研究生。

而且当时我们的老师普遍都年轻,刚离开校园没几年。对于大学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肯定还有很多热乎的经验可以分享。

只是,自己白白浪费了这么多资源。只是一个人莽撞着、被动着去做了选择。

如今过去这么多年,其实也说不好,如果当年能够得到清晰的指引后,自己会怎么样。

只是觉得,在迷茫和懵懂中,就做了人生重要的一个选择,总是遗憾。

当然,过去的无法改变,我们能抓住的只有现在。吸取过去的教训,让今后的每一步都可以走的更加清醒一些,多多拿回生活的主动权。

END

作者简介:姬亚琳,90后自由撰稿人,全职宝妈,二胎孕期中,坚持用写作实现自我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