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战争三要素”,解析乌克兰战争结局

 学院2009 2023-02-08 发布于北京

原创 老马杂谈2 老马杂谈 2023-02-07 23:31 发表于江苏

图片

今天是乌克兰战争爆发后的第349天,距俄罗斯硬汉普汀策划指挥的“闪电突击战改持久消耗战”打响一周年仅有17天了。第二批32.6万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大军在其最高统帅督令下,继续“坚挺无比”地在乌北、乌东及乌南地区各处战场上与乌克兰政府军苦苦厮杀着,俄军除了在乌北地区哈尔科夫州的库皮扬斯克一处战场小有推进外,就没有取得任何能让硬汉沾沾自喜的战绩。倒是有一项很可能让硬汉再次发出“夜半哭声”的大苦果兀然出现了,“2月6日俄军士兵单日阵亡数首次突破1000,达到了1030”。此外,还有3条肯定会让硬汉暴跳如雷的信息分别是:1、已被总统泽连斯基提名、即将接任乌克兰国防部长的乌克兰国防情报总局局长、37岁的基利洛·布达诺夫少将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指出“俄罗斯目前完全不具备动员组织50万大军发动春季大反攻”的能力;2、他预测“俄乌战争从克里米亚开始,也会在克里米亚结束”;3、他坚信“如果乌军进攻克里米亚,普汀是不可能动用核武器的”。

谈到一个国家的战争动员与战争结局问题,笔者以为就应该先从对战争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意义的“战争三要素”说起。为了能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理论,笔者决定借鉴二战期间大名鼎鼎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例以做引导。

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是一座位于东欧伏尔加河畔的俄罗斯城市,建城于1589年,旧名察里津。城市位于首都莫斯科东南1000公里处。1961年与苏联时期其它几座以斯大林命名的大城市如斯大林斯克、斯大林诺、斯大林纳巴德、斯大林尼里一起改名为伏尔加格勒、新库兹涅茨克、顿涅茨克、杜尚别和茨欣瓦利。

在1918—1919年的苏俄内战期间,在该城曾发生过貌似由斯大林亲自指挥的“察里津保卫战”,内战结束后被列宁接班人斯大林大元帅改名为“斯大林格勒”;他还安排拍摄了电影《包围察里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德双方在该城周围投入了300余万军队,使用数千架(辆)飞机和坦克、2.5余万门大炮,激战近8个月之久,最终围城的德军第6集团军群保卢斯部因遭苏军反包围而惨败并率残部向苏军投降,德军伤亡官兵达150余万,损失坦克3500辆、飞机3000架、火炮12000门,斯大林格勒战役彻底扭转了战局,苏军开始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二战之后,有西方军事学理论家通过对大量史实的认真调查、分析与研究后,认为苏军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既不能完全归功于苏军士兵的勇敢,也不能完全归功于苏联当时可动员参军人口的众多,而在相当程度上应该得益于首席反法西斯盟友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不断提供的天量物资援助。该学者在其著作中总结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一、战争动员能力要素;二、时间要素;三、外部资源援助要素。战争动员能力要素又与外部资源援助要素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良性正比关系,外部资源援助的规模与力度越大,士兵动员的动员能力也就会越大。纳粹德国在“战争三要素”上全都处于劣势,因此必输无疑。

二战期间,美国共向前苏联提供了100多亿美元的援助(折合现在约相当于1700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法案》下全部对外援助额的20%,是继英国之后的第二大受援助国。具体援助项目包罗万象,其中包括各种车辆约50万辆(美国斯蒂贝克公司因无偿援助的卡车多达30万辆而最后被迫破产了)、各类战机15000架及大量其他武器装备、石油产品260万吨及各类营养丰富的制成食品440万吨(其中包括猪牛羊肉罐头78.3万吨、香肠及黄油75万吨),还有大量的铜、镍、铝等重要战略物资。美国及英国还向苏联援助了5万多台包括各种机床在内的工作母机,这些机械设备都是当时科技水平低下的前苏联能够在苏德战争期间自己能够源源不断生产出大量武器弹药的关键性保障。

该学者借用美国对苏联所援助的78.3万吨猪牛羊肉罐头通过模拟换算,确定每1吨援助的肉罐头就可以从其国内生产岗位上抽调出2到3人入伍参军;巨大数量的美援肉罐头为前苏联节约了7000人/日的劳动生产时间,据此也可充分解释清楚当时苏联可以动员上千万士兵参战的可能性。

战争的“时间要素”主要反应在何方军队处于进攻与何方军队处于防御的有利及不利方面。由于在本土作战的防御方不需主动出击就可以将进攻方军队的武器弹药、军需品及士兵的斗志给慢慢耗尽,因此“时间长”对防御方是巨大的有利要素,对进攻方却完全相反。但战争的“时间要素”也必须有充沛的物资供应作保障,苏军有美国这座超级“大兵工厂”源源不断供应,而进攻的德军则只能自带或从其国内冒着被袭击风险长途运送,有资料显示,被反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士兵最恶劣时,每日的口粮仅有50克面包,还是他们的元首希特勒派飞机从德国境内来空投的。而苏军士兵却能在战场上喜滋滋地享受美国羊肉罐头、奶酪及巧克力。“时间要素”所涉及的攻防双方兵力比,因属纯军事话题,笔者就不滥竽充数了,只大概知道攻防两方的通常兵力比例为“攻2/3:防1”,而本土防御一方占的便宜还更大。

下面再借用“战争三要素”来评估一下当前的乌克兰战争。乌克兰一方在本土防御性质、外部援助财物极为充沛、外部援助转换出的士兵动员能力、出于保家卫国精神的入伍意愿,都占尽了优势,短时间内动员并装备训练出70万士兵的难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之,派兵远土奔袭进攻乌克兰的俄罗斯困难就十分致命了。因受国际社会严厉制裁而导致的国力巨减,财政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在“战争三要素”上所处的劣势地位与当年的侵苏纳粹德军几乎完全相同,短时间内“动员、装备及训练出50万大军”的宏大计划应该与美丽的“水中月,镜中花”无异。况且,普统帅即使真的能“动员”出50万大军,加上目前在战场上的30余万残兵败将,攻防兵力比率也只能达到勉勉强强的1:1,实现“春季大反攻”的成功又从何谈起呢?建议普统帅还是抓紧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兵书吧。

据乌克兰总参谋部发布的战报显示,2月7日俄军阵亡士兵总数为133190,新增1030,单日阵亡士兵数首次突破1000;损毁装备坦克14辆,装甲车28辆,特种装备5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