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性与感性——关于思维的两种模式

 简单又罕见 2023-02-08 发布于北京


就是我今天看了一本书,看完以后去看豆瓣和知乎的评论,发现大家群体批判它是“伪科学”,我觉得很受打击。因为发现自己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而且现在世界观可能偏向唯心主义。
所以我想问:①什么是伪科学②没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补救③如果过度相信意识、精神,比如相信心想事成,相信宇宙能量,相信万物皆有感知,是不是就会很容易走向科学的反面,我相信精神的力量是惊人的,但是我也害怕失去物质根基,害怕自己不切实际而不自知。

这是一个朋友问我的问题,我很受触动。因为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苦恼,内心会很挣扎。我想大家也可能有过这样的纠结,或者你以后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我想坐下来好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我特别为你高兴。因为你正站在人生重要的一个十字路口——理性与感性,勇敢点,你会收获巨大的。我还是想先回答这三个问题,然后再谈谈我的一些其它看法。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伪科学?关于伪科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伪科学就是错误的科学知识或者理论,例如永动机是不可能造出来的。如果你认为永动机是可以造出来的,这就是错误的认知,这就是伪科学;第二种,自称为科学,但又不遵循科学方法的知识或者理论,例如占星术。第一种伪科学比较清晰明了,就是错误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第二种伪科学有点模糊,大家可能不容易明白,什么叫不遵循科学方法?简单点,就是没有应用数学工具或者没有办法用数学工具表述。广义地说,就是不具备证伪性,你根本没有办法判断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对于这样的知识,我希望你谨慎点。

第二个问题:没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补救?首先,正规的科学教育是必须且重要的,你学校里学到的科学知识或者理论基本上都是没有问题的;其次,如果你在学校里受到的科学教育不够,你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科学常识。关于科学科普的书籍不是很多,但是已经足够了,你可以找来看看。我在微信读书的书架上收藏了很多关于科学科普的书,例如《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等等,可以推荐给大家阅读。也可以订阅一些科学杂志,例如《环球科学》《科学世界》等等。大家还可以通过和他人交流或者在知乎上获得相关的科学常识,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这个微信公众号,也可以与我多多交流。

科学常识固然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好比指南针、菜谱,它会给你指明方向,带领你获得正确的科学常识。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探索事物本质,绝对不能弄虚作假,这是核心。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我们很多时候要保持怀疑的态度,要自己认真去思考。还有一个就是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探索源于人对事物的好奇。希望你是一个求真、怀疑、好奇的人。

第三个问题:如果过度相信意识、精神,比如相信心想事成,相信宇宙能量,相信万物皆有感知,是不是就会很容易走向科学的反面,我相信精神的力量是惊人的,但是我也害怕失去物质根基,害怕自己不切实际而不自知。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关于理性与感性的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我下面用我的方法尽可能去回答这个问题。

简单来说,一个人如果过度相信意识、精神,比如相信心想事成,相信宇宙能量,相信万物皆有感知,他不一定就会很容易走向科学的反面。第一,理性和感性首先是两码事,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你过度相信意识、精神,其实并不关科学的事。意识和精神的反面不是科学,而科学的反面也不是意识与精神。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个人如果体育成绩特别好,是不是他的学习成绩就会不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二者没有必须联系。

第二,理性和感性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可能互相会有影响。就像一个学生体育成绩特别好,却是很大可能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时做好所有的事情。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就可以都做的很出色。一个人如果过度相信意识和精神,从而走向科学的反面是有前提的:就是这个人得有科学。就像一个学生只上体育课,那就不会涉及文化课的学习。如果一个人脑袋里压根就没有科学的东西,他过度相信意识和精神只会物极必反而已,反正与科学毫无关系。

认清了上面两点,我们就可以回答问题的后半部分:我相信精神的力量是惊人的,但是我也害怕失去物质根基,害怕自己不切实际而不自知。其实你不需要那么害怕,你更应该害怕的是:我是不是只相信意识与精神,而压根是缺乏科学的?如果这样,那么你就应该补齐你的这个短板,多学习科学相关的东西。具体怎么补救,我们第二个问题已经回答了。如果不是这样,那你是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理性与情感不是因果关系,而只是你的两种并列的思维模式。你应该感到庆幸而不是担心,只是你的意志情感那面比较强,而你理性那一面相对弱。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害怕过度相信意志与精神,而是去补齐自己的短板。最后做到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的平衡,那么你就会拥有两套强大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现在让我们跳出这三个具体的问题来谈一谈理性与情感,或者科学与感性。第一,理性与感性这两者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思维模式。第二,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这两种思维模式,只不过你可能分不清你具体用的哪种。尤其人是情绪的动物,很多时候理性的部分会被遮掩了。第三,如果你能尽可能多用理性的思维模式,或者在情感的基础上应用理性思维模式,那么你的抉择将会更正确。

感性的思维对人们来说是轻松自然的,大家对理性的思维抱有很大的畏难心理。其实理性的思维比感性的思维更加简单,因为理性思维是人的物理基础,感性思维相对于人的进化是更高级的东西。大家之所以对感性思维比较亲近,是因为第一、感性思维让人更快地获得想要的结果,更容易得到满足;第二、人为感性思维其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就是情绪往往把人引导到错误的那一面,但是人依然享受感性思维带给人的那种快感,就像人渴望不劳而获。

对于我们今天的人类,理性思维反而需要训练,需要刻意地去用。这也是进化带给我们的副作用。科学的训练,最简单的就是关于数理逻辑的学习。大家可能不知道,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小学数学的教育。现在回头看,很庆幸我小学数学学的相当不错,我到小学六年级依然数学可以轻松考满分,数学从来没有给我压力。小学之后的数学需要一些技巧,学校教育也更加注重学习知识,所谓的填鸭式教育,很多人学不好。科学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推理出最后的结果,感性思维是跳出过程直接得到结果。不言而明,科学比感性更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这里也推荐两本书给大家看:《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和《思考,快与慢》。

 


牛顿世界观第1篇:科学导论
牛顿世界观第2篇:思维方法和行动准则
牛顿世界观第3篇:世界原本的样子——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世界观第4篇:力即相互作用——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世界观第5篇: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牛顿世界观第6篇:改变从惯性开始——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世界观第7篇:运动状态的描述

牛顿世界观第8篇:物体的受力分析

牛顿世界观第9篇:探索引力的奥秘——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世界观第10篇:选择题技巧与概率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