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平县周围的两座古城——定颖和青陵

 云语禅心 2023-02-08 发布于河南

很多人都知道,西平县是嫘祖故里,西平县境内的吕店乡也可能就是曾经嫘祖故里西陵所在地,后来西陵夷平,变为吕墟,吕店乡的名字由来大概就和吕墟有关。但是由于历史太过久远,嫘祖也是偏向于传说中的人物,所以西陵故地具体位置究竟在何处,也很难考证了。西陵虽难以考证,西平县附近却还存在两座城,它们可能在西平境内,也可能一部分在西平境内,亦或是在上蔡或漯河境内。总之,它们距离西平并不是很远,并且存在的真实性比较高,在史籍中都有记载,这两座城就是定颍和青陵,一个在西平东、上蔡西,一个在西平西北,郾城西南。

我们首先看“定颍”。《水经注》中舞水部分有“(舞水)又东过定颍县北,东入于汝。汉安帝永初二年,分汝南郡之上蔡县,置定颍县。顺帝永建元年,以阳翟郭镇为尚书令,封定颍侯,即此邑也。”这里指出了舞水在定颍县北汇入汝河,定颍县是东汉汉安帝永初二年设置的。个人推测舞水入汝的地方在现在西平县和上蔡县交界的地方。漯河南、西平北有干河(洄曲河),干河陈乡也是由此得名。干河的流向和位置,和《水经注》中记载的汝河的位置极其吻合,《水经注》中“醴水东迳郾县故城南,左入汝。汝水又东南流,迳邓城西,汝水又东南流,潕水注之。又东南,过汝南上蔡县西。”汝水经过邓城西,有人说邓城在现在的邓店,但也可能是邓襄,不管是在邓店还是邓襄,现在的洄曲河都在它们西面。所以这一段洄曲河可能是曾经的汝河。汝河先经过郾城南,邓城西,然后东南流,舞水注入汝水,汝水再往东南流,经过上蔡西,现在上蔡西的汝河故道还在。因此定颍在上蔡西北,西平东。上蔡西北,西平东,比较吻合的地方就是五沟营南、百尺西这片区域。

文章图片1

洄曲河故道

文章图片2

《水经注》中汝河流向

文章图片3

洄曲河故道

清末学者杨守敬《水经注疏》中又有“《续汉志》定颍县不注置立,赖此知之。后汉属汝南郡,魏、晋因,宋废,在今西平县东。”说明了定颍是南朝刘宋时期废的,也说了位置就在西平东。定颍在史籍中并无太多记载,别的记载大多与此类似或者是直接借鉴《水经注》的内容,所以我们只能从这只言片语中做出推测,具体在哪里,就需要用考古的手段来确认了。

接下来看青陵,首先有《旧唐书》中“邓怀金以官军围青陵城,绝其归路,怀金惧,谋于郾城令董昌龄。”再有资治通鉴》“会官军围青陵,绝郾城归路,郾城守将邓怀金谋于昌龄,昌龄劝之归国。”这两句话的背景是唐宪宗元和年间唐军讨伐叛乱藩镇淮西吴元济,到元和十二年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下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叛乱。文中的邓怀金和董昌龄即是吴元济的手下,董昌龄劝邓怀金一起归降唐庭。

《水经注疏》中“《通鉴》唐元和十二年,李光颜讨吴元济渡溵水,围青陵,以绝郾城归路。胡《注》,青陵在郾城西南。《方舆纪要》,青陵城在郾城县西南三十里。淮西叛将所置。似非此《注》之青陵城。”这其中的胡,应是清代学者胡渭,他说青陵在郾城西南,《读史方舆纪要》中也说青陵城在郾城县西南三十里。但是为何又说非此《注》之青陵城?那是因为《水经注》中也记载了一个青陵亭城,但不在郾城西南,而是在郾城县西北。原文中是“颍水又东南流,迳青陵亭城北。北对青陵陂,陂纵广二十里,颍水迳其北,枝入为陂。陂西则漷水注之,水出襄城县之邑城下,东流注于陂。陂水又东,入临颍县之狼陂。”这个青陵和郾城西南的青陵不一样,上面也说了,郾城西南的青陵是淮西叛将所置。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新唐书》的记载,“贼帅张伯良以兵三万与光颜战郾城,大败。获马千匹、甲三万首,伯良奔还蔡。曹华取青陵城,断郾归路。贼将邓怀金惧,即送款,光颜受之。”

可见,《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关于这段历史的内容基本相同。《资治通鉴》里“渡溵水,围青陵,以决郾城归路。”首先,李光颜讨伐叛军,叛军在南,官军在北,而当时郾城是叛军占领,李光颜所围的青陵要在郾城南边,才能决其归路,断绝郾城叛军与蔡州的联系。所以《资治通鉴》和《旧唐书》、《新唐书》中的青陵应该是在郾城西南。根据青陵在郾城西南三十里,当时的三十里跟现在相差不大,所以青陵的位置放到现在,应该是在权寨、宋集、大刘这三个镇的那片区域。

文章图片4

《水经注图》中郾城西北青陵、西平东定颍

青陵的规模可能不是很大,估计就是淮西叛军的一个据点。定颍规模稍大一些,毕竟定颍是县城,始建于东汉,废于南朝刘宋,中间也经历了两三百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