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峰“化石达人”李国财收集600块古生物化石,亿年前花鸟虫鱼再现远古面貌

 捉光凑影 2023-02-08 发布于内蒙古
企业文化网

图片    距今一亿七千万年的蝴蝶长什么样?赤峰地区最早的杉树在哪里生长?中华原白鲟的故乡是淡水湖还是海洋?近日,记者来到了我市古生物化石收藏家李国财的艺术馆,探访了这些“烙印”在石板上的生物。在这里,一片枫叶都有着一亿四千万年的“高龄”,而花鸟鱼虫更是被定格成永恒。

    藏家李国财起先是一位美发师,在宁城县老汽车站附近经营理发店。2006年,有一位外地人到他的店里理发,攀谈间,对方从包里给他看了一块石头。也因这次偶然的际遇,他从此便沉迷在石头堆里,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甚至关闭了理发店,终日在山里游走,只为寻觅他所钟意的石头。

   “他给我看的那块石头板上有虫、有草,具体像什么动物又说不上来,反正觉得挺神奇的。”李国财从对方口中得知这样的石头叫化石,于是便在心里悄悄地记住了。此后,这位顾客又陆续来店里理发,李国财每次都要和他聊一会化石,一二来去,对化石有了大概的认知。李国财得知宁城向阳山、柳条沟有这样的石头,于是也跟着去碰碰运气,想捡几块“宝贝”回来。这样玩了五六年,石头成了他最大的家当,占据了他家的大部分房屋空间。
        
爱上化石,对李国财来说并不轻松。那些年,他一有空就搭车东奔西跑,到处搜寻各类化石,附近的高山深涧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几个产有化石的乡镇,他跑的比当地老乡还熟。有时候赶不上回去的汽车,李国财就在老乡家里借宿,那片的村民也有玩石头的高手,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他的馆藏。从一个对化石一窍不通的“小白”,到后来专业知识丰富的专项藏家,李国财通过一点点钻研,查阅资料、拜访专家,最终成为了圈中的行家。
        
位于宁城县燕京街和五化镇的宁城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道虎沟古生物化石遗址园区,是国内外化石爱好者、专家聚集并常驻的地方,李国财因为痴迷收藏这里的化石,还与往来于此的中科院教授及美国专家有了交集。2015年,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陶庆法来赤峰考察,看过其藏品后曾评价李国财是:“农民古生物化石第二人”。而他收藏的美国化石年代绿河组“犁齿鱼”等藏品,也受到美国业内人士的肯定。
   
“宁城化石产地太多了,向阳乡、山头乡,石佛乡等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这里发现了20多个门类的古生物化石。随着收藏知识的不断积累,知道赤峰地带有淡水湖,所形成的湖泊化石是我们的特色。'热河生物群’'燕辽生物群’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向世人展示了中生代独特的陆地及淡水中动物和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李国财说。

图片        在李国财的收藏馆,一棵完整的“燕辽杉”是镇馆之宝。这棵发现于宁城道虎沟的杉树,距今已有一亿七千万年。在石头上,能清晰地看到树干上的纹理,和一片片树叶细小的脉络。神奇的还有道虎沟的“太阳花”“羊齿蕨”“针刺列鳞果”;昆虫类的有“碟蛉”;鱼类的有柳条沟的“中华狼鳍鱼”“奇异环足虾”等等,有的残留着木纹树叶,有的印有节虫小鱼,一块块石头板俨然是一幅幅“天然画作”,既美观又神秘。
        
为了解化石,他遍读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的书籍;为了寻找化石,他的足迹走出了省;为得到化石,他从不吝啬钱财。十多年间,他钟情于化石的爱好,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支持,也结识了很多玩石头的爱好者。辽宁凌源、北票、建昌,及河北、贵州等地,他一路走一路学,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藏品和知音。在他的化石收藏艺术馆里,汇聚了200多个化石品种,动物从三叶虫时代到鱼类时代,从两栖动物时代到爬行动物时代;植物从藻类到蕨类,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应有尽有。
       
“在收藏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化石巨大的历史与研究价值,我想把这些我们宁城独有的植物、昆虫化石在自己手里留住了。下一步,计划做一个科普馆,让游客和青少年学生来参观、体验,借助一些研学活动,挖掘和展示化石文化。”李国财说,自己已考察了浙江李家村化石博物馆,从中学习一些经验,科普馆选址建成后,计划从地质大学请人来赤峰讲课。

图片

李国财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季强教授合影

        亿年前,生物间的进化不断上演,花与昆虫,植物与鲟鱼,如今从化石表面上看得一清二楚,一件化石就是一份远古的生物密码,李国财在收藏过程中,一边解读,一边展示。从他的收藏中观众能领略远古生物的独特风采,和中生代时期活跃在赤峰地区的远古生命。宁城,正是解读这段生命演绎历史的重要窗口,无数的远古生物曾生活在这片家园,可谓“一眼亿年”。

图片

2023年2月8日《红山晚报》武朝晖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