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邪阴阳转化及调理初探、十四经络的区域

 新用户38922816 2023-02-09 发布于海南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主一身阳经。
晒背可以补阳气,提高免疫力 

大椎穴:祛除热毒,抵御风寒,感冒发烧的时候,在此穴拨罐,刮痧。

长寿保健要穴:命门、百会

图片

任脉的保健穴位:
1、中脘和气海,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的作用。
2、经常推腹,揉膻中穴


              三阳与三阴、病邪的转化初探及调理
阳指外,背是阳,属于腑,主动、主泻;阴是里,属于脏, 主静、主藏。 
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贯穿人体,完成了人体气血的完整的循环过程;手三阳经三阴经只走了一半,所以,不足以承担人体的气血运化过程。
  
太阳病:“太”是“极端”的意思。太阳,也就是最大的阳气出处。膀胱经在12经络中的主要作用是升发人体的阳气的。若经被湿困而不通畅,阳气无法升发,人就会没有精气神。同样,运动也能达升发阳气的效果,一出汗,气化了,“动则生阳”。

病邪入体表及太阳经所经过的地方:后背、大椎、头  等出现证状, 包括伤风, 伤寒, 温病等。感冒身体强壮,七天会自愈,如果一周不愈,病邪就向里传。一是入阳明, 一是入少阳

初起,可用:刮痧大椎穴、刮膀胱经、喝葱白姜水、花椒或艾叶或姜泡脚、人为打喷嚏等,发汗将病邪驱走。此时不应该用寒性药物。

阳明病: 日为阳,月为阴。阳明,阳气处于关闭状态,不再往外释放。外界谷水经阳光照射都带着阳气和能量,进入胃,将被阴血消化变成阴血,这是一个阳和阴相伴随的过程。 
病邪从太阳进入 胃及 大肠系统, 身体强壮的人阳明无寒症, 会饥饿, 全身热, 且便秘。胃的下方有东西堵 。
此时可考虑清热生津的药物,或穴位治疗。含:石膏(退热)知母、甘草等 
 
少阳病:少,是缺少。少阳,就是缺少阳。半开半合的状态
病邪从太阳进入少阳的胆经和三焦经(西医就是淋巴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症状是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甚至目眩。在太阳的时候, 病人只会觉得寒, 怕冷怕风。进入少阳,病人会忽冷忽热, 两个太阳穴会间有疼痛, 间有恶心呕吐,甚至身体转侧疼痛。
少阳如果没有治好的话, 就进入阴经--内脏。 
此时,可以用小柴胡汤及大柴胡汤。

太阴病: 太,是阴经的完全开放。脾作为后天之本,它主运化。它将阳经“合”后的胃里的东西,变成可被人体体吸收的精微物质,输送到小肠、肾、大肠、膀胱、肝等。 由阳转阴最先进入的就是足太阴---脾脏包含胰脏, 胰脏调节血醣, 脾主腹、肌肉,、骨节,、四肢; 脾脏管饮食, 胰脏管味觉。或侵袭手太阴肺。

少阴病: 

太阴病没治好, 则进入少阴。少阴是指心脏和肾脏。少阴病的症状是嗜眠,但欲寐或者病邪自心包经进入心脏, 导致晚上失眠, 睡不好。 

厥阴病: “厥”是什么意思,是“气闭,昏倒”的意思,把厥阴理解为将阴血关闭保存。少阴还没治好, 就进入最后一个阶段,进入肝脏, 还有心包经。表现的症状似四肢逆冷,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下热上寒,里热外寒等。
    
                             再探:膀胱、脾、胃、肝、肾
 
膀胱:又名净府、水府、玉海,位于下腹部,是水液聚积之地。膀胱主要功能是储存水液,经过气化后排出小便,其功能隶属于肾。 与肾相表里,肾为先天之根,故为都。人体水分由火之气化于此,清气上升,浊而降下为水。
   治宜:宣通气化,渗湿利水,温肾固脬等法。

 胆: 胃化食,小肠分清浊,大肠吸收水分。胆装着绿色胆汁决断事物。
腑,小肠、大肠、胃、膀胱,水谷在其中处于流动和下泻的状态,泻而不藏。脏,心、肺、肝、脾、肾,藏精华而不泻。胆却一腑两性,没有单一藏或泻的偏性,它藏中有泻,泻中有藏,如:肝的胆汁充足时,藏而不泻;而肝的胆汁不足时,泻而不藏。
“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以储存和排泄胆汁为职责,助于消化,故为六腑之一,但因无传化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胆汁,与脏相似,与腑有别,归属为“奇恒之腑”。胆默默得担负着十一脏腑免疫功能的职责。因此胆经非常重要。在人体的经络穴位中,膀胱经67个,第二多的就是胆经,有44个。“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治宜:调肝利胆,清化湿热,和解少阳,温胆安神等法。
      敲击胆经以利胆。(膀胱经难以自行操作,可请人帮助)
   
 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受纳和腐熟水谷。 胃是人所需要的气与血的大海
胃,主通降,以降为顺,以降为和。 用下泻法,将病聚于胃泻掉,可事半功倍。
  治疗:可分别采取温胃散寒、清胃泻火、益气建中、消导化滞等法。
  

 脾 :主运化水湿。脾统血,统摄血液在脉管之内运行而不外溢。脾主四肢与肌肉,使肌肉丰满及维持正常活动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可辨别口中五位味道,可使唇红润。  “脾虚,生湿生痰。” 

人吃进食物,消化、吸收,乃至将营养输布全身,全靠脾正常司职。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运化的精微物质给肾去造血。人体中,气为阳,血为阴。如果说阳经是产气的,那么阴经就是造血的。

  治疗:脾病治宜健脾化湿,温阳运脾,补益中气,益气摄血等法。

  

主骨生髓造血,通脑,其华在发。有充养骨骼、滋生脑髓的作用,故骨、脑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取决于肾气的盛衰。齿更发长,亦与肾气盛衰有关。在三阴经中,肾经处于枢的位置,它将脾输送的精微物质变成血。 肾主藏精,藏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由于生殖之精是人类繁殖最基本的物质,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主水,合三焦、膀胱二腑主津液,与肺、脾二脏共司体内水液代谢和调节,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
  治疗:肾失衡以虚证为多,所谓实证,也多属本虚标实,当辨证施治。选用益精气,滋肾阴,温肾阳,补肾纳气,温阳行水,滋阴降火,以及清理湿热等法。
  肾造完血给肝,肝藏血。
肝: 肝主藏血,故有“主血海”之说。人卧时血归于肝。肝主筋,全身筋腱,乃至血管壁的滋养皆依赖于肝。肝主疏泄,能助脾胃消食运化。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明目,使人心明眼亮。肝为心之母,心肝同气,肝可生心供血。
   
  治宜疏肝理气,平肝泻火,活血通络,养血柔肝,潜阳熄风等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