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园沧桑六十年:第二个春天

 cxag 2023-02-09 发布于辽宁


(李麟童、刘新阳编著)

图片《十五贯·见都》剧照(李麟童饰说钟)

第二个春天

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全国各地的样板戏学习班也随之撒销。1978年5月15日、沈阳京剧院正式恢复了建;:6月29日,沈阳京剧院召开了“冤假错案平反大会”,首批为赵平、吴德泰、王君扬、唐韵笙、管韵华、秦友梅、李春元、赵世璞、吕香君、马德才和我公开平反,推翻了“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强加的罪名和不实之词,恢复了名誉。同时,我被恢复了二团团长的职务。也正是在这一年,我通过了政审,在遭受政治运入党志愿书上签字时居然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回顾“文化大革命”岁月,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文革”后,样板戏统治文艺舞台的时代结束了,传统戏得到了恢复,这不仅使我们这一代老演员重新获得了“新生”,也使久违了传统京剧的老观众得到了艺术上的满足,更使由于“文革”而没有见过京剧老戏的青年演员和观众耳目一新。

当时各团都在考虑恢复排演出更多的传统优秀剧目,以争取更多的京剧观众。当时一团恢复排演了《逼上梁山》,三团选择了《李慧娘》。在充分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观众心理和演员情况后,我决定二团恢复排演《十五贯》。

《十五贯》原是一出昆曲剧目,1956年经浙江昆苏剧团改编首演后大受观众欢迎。昆曲《十五贯》的改编和演出,使当时的昆曲艺术获得新生,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称它是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改革方针的良好榜样。随后,一些其他剧种的院团也竞相排演这出戏,记得那时的老生名家李盛藻就曾排演过京剧的《十五贯》。当时还是辽宁京剧团团长兼导演的徐菊华迅速抓住这一契机,在辽宁也排演了《十五贯》、当时是由尹月樵同志主演的。

所以选择排演《十五贯》,第一,考虑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抓住观众的心理。因为“文革”刚结束,平反冤假错案是当时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人们都希望自己在多舛年代里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得到平反,这就抓住了当时观众的普遍心理。第二,因为《十五贯》在“文革”前的辽宁省京剧团曾经前演出过,对沈阳来说,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十五贯》是一出以情节和表演取胜的戏、念白、表演多,唱腔相对少,这对当时只看过样板戏,对传统戏了解很少的青年观众来说,也是相对容易接受的剧目,可以由此培养青年观众对传统京剧的兴趣。由于剧本是现成的,所以由我和田玉林主演的《十五贯》很快就搬上了沈阳的京剧舞台,而且一经上演便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一天演出两场不能满足观众的艺术需求,后来竟一天演出三场,又补上了焦麟昆和荆涛参加演出,才算满足了观众的要求,这出《十五贯》前后演了百余场,创下了当时营业演出的纪录,因此也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作为演员一天景象,特别是看到剧场售票处熙熙攘攘的人群,作为团长我感到踌躇满志。多年后,我在与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先生的一次会面中,他对我说,那时他出差来到沈阳,还在沈阳看过我的半场《十五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接着二团又排演了《白蛇传》,也连演了几十场,之后又恢复了现代戏《六号门》,并请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老导演肖汀导演加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紧接着我又选定了《狸猫换太子》这出艺术性强、家喻户晓却久不上演的连台本戏作为二团恢复的第二出传统戏,演出后受到观众极大欢迎,仅是大连就先后去了两次,而且场场满座。京剧院三年的演出场次和经济收入都很可观,剧院演职员中传出了“三年吃猫肉”的说法,二团因此被评为先进单位、我也连续三年被评为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图片猫换太子》剧照(李麟童饰陈琳、王英珠)

可就在《狸猫换太子》喜获丰收的时候,却遭到了当时市委一位宣传部长的责难。他特地为《狸猫换太子》组织了一次座谈会,当时有人提出:“换太子干什么?太子是封建统治者的接班人,怎么能把换太子的陈琳、寇珠当作英雄歌颂呢?”同时还专门组织人写文章在报纸上对《狸猫换太子》进行批判。这种言论明显是极左思潮在作祟,可是当时团里有些经过“文革”的老同志怕了,也纷纷提出“别演了”或者“改个名吧”。但我坚持不改名,继续演出,我的理由是这个戏批判的是以刘妃、郭槐为首的阴谋家和坏人,歌颂的是陈琳、寇珠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二十年后的1998年,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上海京剧院排演的《狸猫换太子》获得了优秀剧目奖,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振奋,这说明《狸猫换太子》得到了国家文化行政机关的认可。不知面对这一消息,当年的那位宣传部长做何感想?

1981年,我率团到京、津、沪巡回演出。恰值五一国际劳动节,二团有幸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为中央领导演出。二排演的现代京剧《儿女传奇》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庆祝连演二百场,演职人员还受到了彭真、高占祥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儿女传奇》后被排成电影。

出乎意料,在这期间我还亲身接受了一次惨痛的教训。同在1981年,沈阳京剧院二团在北京演出得到了极大成功,观众兴高采烈。可这时从沈阳出发到北京演出已经有几个月时间,演员都是穿着棉衣离家的,到北京已经过了“五一”,原定北京演完即赴天津,大家强烈要求回家换换衣服,休整几天再返天津。当时我认为群众的要求是对的,尤其北京已经演红,北京离天津这么近,到天津也会受到欢迎。当时,在我的思想中也产生了骄傲自满和麻痹大意情绪,结果就同意回沈阳休息七天。

图片《群英会》剧照(李麟童饰鲁肃)

再来到天津,第一场在中国大戏院演出,节目还是《虹桥赠珠》与赵荣琛、吕东明师徒合演的《锁麟囊》。没想到,从北京赶来的赵荣琛先生一下车就扶着腰,一问才知道,原来赵先生犯了腰间盘突出症,走路都很困难,但晚场戏票均己售出,而且三楼爆满,这样只好带病坚特演出。为了使赵先生能减轻疼痛请来了按摩的医生,但没想到越按越厉害,反而加重了病情,没法子又给他打了一针吗啡止疼,结果演到“春秋亭”一折赵先生就呕吐不止,无法坚持演出。这下天津几千人的观众可炸窝了,场面极为混乱。最后,只好由李荣威、张世麟两位天津的老演员搀扶赵荣琛上台向观众道歉,并许诺待两天后赵荣琛病情好转再重补一场。可是当赵荣琛先生经过调整演完这一场后,由沈阳京剧院二团自己演出时,观众陡然下降。经了解,天津观众认为二团是赵荣探的“底包团”,所以上座率始终没有好转,最终只能草草收场,离开天津。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误,细想起来,主要还最因为我头脑发热和盲目乐观造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