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大阳谋”分析:推恩令、金刀计和九转大肠

 月亮是什么 2023-02-09 发布于浙江

最近,“九转大肠”这个梗火遍全网,网友将其与推恩令、金刀计并称“三大阳谋”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三大阳谋”。

推恩令

西汉前期,皇帝常常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诸侯王。有些诸侯王封地比较大、实力比较强,就常常有谋嫡篡位之心。这就威胁到皇权的稳定性。

为了削减各个诸侯王的实力,在汉景帝时期,就有大臣晁错建议“削藩”,就是收回诸侯王的领地。结果,这一做法遭到诸侯王的强烈反对。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

后来,反叛虽然被平息,但皇帝处于压力下也不得不处死晁错。那么,如何削减藩王的实力,依旧是皇朝的最大难题。

文章图片1

直到汉武帝时期,主父偃向汉武帝刘彻提出了一个天才的计谋:推恩令。内容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跟“削藩”相比,“推恩令”这个办法虽然会被诸侯的嫡长子反对,但诸侯王本身的利益没有损失,更何况诸侯的其他子弟大大获益。

所以,一旦实施下来,“推恩令”一样可以削弱藩王的实力。诸侯王即使明知皇帝要将自己的领地更分散、变得更弱,也无法反对。一旦反抗,诸侯王自己家后院就会起火,除嫡子之外的其他子弟都会变成朝廷的内鬼,根本造不了反!

金刀计

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燕的吴王慕容垂战功赫赫,却被前燕太后猜忌。不得已的情况下,慕容垂带着儿子慕容令,一起奔逃到前秦苻坚那里。

前秦的宰相王猛深知慕容垂绝非等闲之辈,建议前秦皇帝苻坚除掉慕容垂。但苻坚太过忠厚,自然不同意。王猛再三劝谏不成,就使出历史第一的反间计“金刀计”。

过了不久,王猛带兵出征前燕,命令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为向导。在临行前的一晚,王猛却突然驾临慕容垂府中做客。

慕容垂考虑到自己的儿子要从军,而王猛又是朝中宰相,自然不敢怠慢,于是恭敬地准备酒宴。

文章图片2

在宴会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猛话锋一转,说了那么一句话“今当远别,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隐约有索贿的意思。

慕容垂刚刚到前秦不久,哪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他解下腰间的金刀,赠予了王猛。却不知这一举动正中王猛的陷阱!

大军刚一出发,王猛买通了慕容垂的随从亲信金熙,并派他带着金刀去找慕容令。金熙见到慕容令后,立即拿出金刀,并表示苻坚不信任慕容父子,王猛即将派人除掉我们,现在慕容垂已经逃亡,你也快逃吧。

慕容令看到父亲的金刀信物,考虑到当时的朝中环境,不疑有他。于是,慕容令立即想办法逃亡了!而慕容垂听说儿子已经逃亡了,自己自然也没法再待下去了。但他想逃亡已经来不及了,王猛已经派人将其抓获。

然而,苻坚终究心软,非常大度地赦免了慕容垂!王猛的计策虽然成功,但却没有杀掉慕容垂。

后来,王猛早逝。苻坚在慕容垂的蛊惑下,举兵南征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慕容垂的三万军队故意畏缩不前,保存实力。

最终,符坚的七十万军队大部分被歼灭和逃散,只有慕容垂的三万兵马完整无损。而慕容垂正是靠着三万军推翻了前秦,建立了后燕政权!

九转大肠

在综艺《顶级厨师》中,作为参赛选手的俞涛一直非常用心地做菜,但19岁的他由于经验不足,每次做出的菜都不尽人意。

而三位评委老师也对其多次批判,表示他吊儿郎当、不认真!曹可凡导师甚至直言挖苦俞涛的身材太胖,当面问俞涛是不是特别爱吃、贪吃?

在最后一场比拼中,题目是“九转大肠”,如果再被导师评价低分,那么俞涛将会被直接淘汰。

于是,俞涛做了一道“带馅”的九转大肠。他将大肠焯水过程中剩下的水,进行大火收汁,萃取精华,然后浇到九转大肠上出锅。

俞涛在于导师的对话中表示,为了保留大肠原有的味道,他在清洗大肠的过程中“故意地”保留了一部分。

文章图片3

这样一来,压力就来到了评委这边。如果不吃俞涛做的九转大肠,评委就无法淘汰俞涛;但如果吃了,那就中了小胖的恶作剧!

文章图片4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导师们都品尝了一下。结果,三位导师中,两位直接吐了出来,咬牙切齿地看向俞涛;第三位咀嚼了一会,开始问候俞涛的父母。

最后,俞涛不出所料地被淘汰。但他朝着观众席高喊,“来这一趟,值了!”

总结

以上就是网友所说历史上的“三大阳谋”,你觉得哪一个最厉害呢?欢迎在留言区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