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黄蓉”26岁突然离世,背后真相令人惋惜:想要爱的人,为何总在伤害自己?

 张德芬空间 2023-02-09 发布于北京

本期主播丨姝璇

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
只要主题曲《铁血丹心》一响起,总能勾起无数的回忆。
如今,40年的时间过去了,剧中很多演员都退居到了幕后,过着各自的生活。
可是有一个人,却永远不在了。
她就是黄蓉的扮演者,翁美玲。
银幕上的黄蓉古灵精怪,自信可爱,谁也想不到,银幕后的翁美玲,却有着自己渡不过的劫……

伤害自己的背后,藏着什么需求?
23岁时,翁美玲参加港姐选美比赛,被无线电视台相中,成功签约。
没多久,她又受到箫笙的青睐,被邀请出演电视剧《十三妹》。
正是这部戏,让翁美玲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男人——汤镇业。
那时的汤镇业正当红,对翁美玲嘘寒问暖,展开了猛烈地追求。

很快,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1983年,《射雕英雄传》播出,翁美玲一夜爆红,前途光明。
为了能够跟汤镇业更进一步,翁美玲花大价钱买下豪宅,并且把钥匙交给了对方。
没想到汤镇业既不接受翁美玲的好意,也迟迟不提两人的婚事,甚至还闹出了不少绯闻。
这让翁美玲时常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焦虑之中。
为了进一步刺激汤镇业结婚,翁美玲竟多次以“自杀”要挟。
然而汤镇业根本不吃这一套,转过身就拍了一部“大尺度”的电影。
也许是为了和爱人赌气,翁美玲也接连拍了好几组性感的照片。
并且,她开始经常出去喝酒唱歌,夜不归宿,甚至接受了当时圈内公认的“花花公子”邹世龙的追求。
原本甜蜜美好的一对情侣就这样渐行渐远。
1985年,汤镇业受朋友邀请去浅水湾游泳,一张他与其他女性举止亲密的合影被爆了出来。
翁美玲看到后情绪崩溃,疯狂给汤镇业打电话,但汤镇业都没有接。
她决绝地留下了一条短信:“如果你不回我,你将永远听不到我的声音。”
等了一个晚上,翁美玲始终没能等来爱人的电话。
5月14日凌晨,她打开家中的煤气,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26岁。
翁美玲自杀的消息一传出,无数影迷为其痛哭。
很多人不能理解,明明她年轻貌美,事业正值巅峰,为什么会为了一个爱而不得的人,轻易放弃掉自己的生命呢?
然而,用“自杀”来换取自己想要的,对于翁美玲来说,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
1976年,17岁的翁美玲与一名叫Rob的男孩坠入爱河。
但是翁美玲的母亲不允许她早恋,强烈反对他们在一起,甚至把翁美玲关在家里。
翁美玲却始终不服软,为了爱情,她吞下一把安眠药自杀。
好在发现及时,捡回一条命,母亲也不得不妥协。
虽然翁美玲和Rob没能走到最后,但自此,“自杀”就成为了她换取爱情,为爱抗争的一种方式。
“伤害自己,就能够掌控别人,获得自己想要的。”这渐渐成为了翁美玲潜意识里的行为图式。
在感情里,她用酗酒、外遇、甚至自杀等一系列自毁的行动,不断向伴侣抗争着。
而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藏着她脆弱的呼喊,以及对爱的渴求。
回顾翁美玲的童年经历,我们也许能够找到她在感情里如此辛苦的原因……

当伤害自己成为习惯,爱就只有痛苦
翁美玲的母亲与父亲相遇时,父亲已经有了家室。
一出生时就被人骂私生女,她也一直都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卑。
7岁时,父亲突然去世,母亲改嫁去了英国,将翁美玲留在中国香港,整整8年。
15岁时,她终于去了英国与母亲团聚,但是在外8年的时间,有7年都是自己在学校里度过的。
从小经历了父母的抛弃和遗忘,翁美玲的内心是孤独的,她很渴望爱,却又总是处于“爱会消失”的焦虑感中。
而当她进入亲密关系后,这种对爱的占有欲便从父母身上复刻到了伴侣身上,变得愈发强烈。
每当爱人不能按照她的期待给予回应时,她的内在就会产生失控的愤怒感。
然而她从小就没有能够释放这种敌意的对象,慢慢的,就只能把愤怒内化,从而形成了习惯性的自我攻击。
自杀、自残、自虐,成为了翁美玲一种求爱的方式,也仿佛在告诉对方:
“我已经这么痛苦了,你为什么不来关心我、爱护我?”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在感情里,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换取对方的同情,很傻。
但,在陷入这种模式的人心里,伤害自己,甚至成为了他们在感情里的救命稻草。
有一位女性来访者,小时候父母就经常吵架,一吵架就容易迁怒她。
母亲会对丈夫说:“都是你太溺爱孩子,把她都养废了。”
丈夫听到以后就会勃然大怒,甚至动手打她,来证明自己并没有溺爱。
父母间的争斗所造成的伤害,令她感到困惑:
“为什么我爱的人都要来攻击我呢?”
慢慢的,她产生一种信念:“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好,如果我能表现地更好一些,爸爸妈妈或许能更和睦,更爱我一点。”
于是,每当父母吵架,或是迁怒于她,她就躲在房间里,用刀片一下一下划伤自己的手腕,惩罚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那时的她,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于是转化到对自己身体的攻击上,缓解内心的痛苦,也换来了父母的“看见”。
这种反复感受痛苦的模式,从小被培养起来,以至于她后来在亲密关系里,也始终走不出这个怪圈。
长大以后,恋爱中的女孩敏感,多疑,经常和恋人吵架。
每次吵架她都显得歇斯底里,会用各种极端的方式表达情绪。
比如狠狠扇自己的耳光,或者脱掉外套躺进冰冷的水池里,直到恋人道歉哄她,才肯罢休。
这些身体上“深刻的疼痛感”,让她能始终保持“弱者”的姿态,换取到对方的同情、怜悯和爱。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
比如,和爱人吵架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就等着爱人服软道歉;
再比如,爱人没能回复消息,整夜整夜不睡觉,甚至弄伤自己向爱人证明自己的难过,并苛责对方:“我都这么可怜了,你为什么不关心我?”
可当这种伤害成为习惯,爱里就真的只剩下了痛苦,时刻提醒着你——你正在不被爱着。
         
走出痛苦体验的循环,时常向内观
幸运的是,痛苦的循环并非无懈可击。
只要将厚重的防御,掀开一点点缝隙,光,就有机会照进来。
为此,我们需要学会三件事:
第一件事,转变自我的信念。
我们总觉得自己不能被合理对待,不值得被爱,但那可能并不是事实。
有一对夫妻,妻子在关系里非常缺乏安全感。
有次丈夫因为工作忙,一整天都没能回复妻子的消息。
晚上回到家,丈夫就发现妻子一整天都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十分憔悴。
看见回家的丈夫,妻子一开口就泪如雨下:“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是不是觉得,只要结婚了,就不需要对我好了?”
丈夫听了之后,严肃地说:
“我希望你今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你的行为会让我觉得,我做了非常糟糕的事。我和你结婚,是因为你善良、优秀、可爱、有很多共同语言。这些东西不会因为我们结婚而消失,你是我们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你能给我多一点的信任。”
妻子很惊讶,她没有想到在丈夫眼里,自己是那样一个重要的存在。
过去的信念让我们觉得自己是糟糕的,是不好的,可是在真正爱我们的人心中,我们很重要,也很美好。
于是,妻子开始在每次产生不安全感,觉得痛苦的时候,不是先去质问丈夫,而是去看见自己的状态。
她开始不断问自己:
为什么我又陷在这种痛苦的情绪里?
为什么我紧抓着这种痛苦的体验不放?
我内心所怀疑的是事实吗?还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
接着,她试着转变自己的信念,发现事情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
第二件事,是学会合理地释放攻击性。
在转变信念后,妻子试着用更加温和直白的方式表达对丈夫行为的不满。
“你长时间不回我消息,让我感觉自己被忽视了。”
“你没能记住我的要求,让我觉得很不高兴。”
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妻子将内心的愤怒和攻击性合理地表达出来。
如此一来,矛盾就指向行为本身,夫妻之间,就能通过优化行为,来改善关系。
第三件事,时常向内观。
正如张德芬老师所说:“一个人之所以一直感到痛苦,是因为这份苦的背后是有好处的。”
当我们总是反复困在痛苦的体验中时,先要去觉察这份痛苦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
是可以逃避现实?还是可以逃避自己的问题?
又或者可以把责任推卸到他人的身上,而自己继续做一个不用解决问题的“可怜人”?
不论是哪一种,在觉察后都要升起接纳的心,再去探索自己的模式。
只有当觉察力培养起来,你才能在下一次“痛苦体验”来临之时,跳出去这种循环。
亲爱的,我知道,每个人天生都渴望爱。
但是“伤人又伤己”的爱,无法带领我们走向真实的幸福。
只有学会觉知内在,拥抱情绪,每天多接纳自我一点点,我们才能充盈力量,奔赴更美好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