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包含风、寒、暑、湿、燥、火,它们的共同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风邪 1.概念:凡致病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春季的主气。 2.性质及致病特点:一是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二是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游移不定的特性;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发病迅速特点。三是风性主动: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四是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寒邪 1.概念: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为冬季主气。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阻遇卫阳。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2.性质及致病特点:一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二是寒性凝滞。三是寒性收引。 🌊湿邪 1.概念:凡致病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之外邪称为湿邪,长夏之主气。 2.性质及致病特性:一是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二是湿性重浊。重:沉重、重着。浊:浑浊、秽浊。三是湿性粘滞。粘:粘腻,症状的粘滞性。滞:停滞,病程的缠绵性。四是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 1.概念: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为秋季的主气。湿燥:初秋,夏热之余气合燥。凉燥:深秋,近冬之寒气合燥。 2.性质及致病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脾。 🌊热邪 1.概念:凡致病具有火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热邪。湿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属邪气,热多从外感;热性弥散,火性结聚。少火:温熙、生化之正常阳气。壮火:火热之邪。火多由内生:五气化火,五志化火,气有余便是火。 2.性质及致病特点:一是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二是火热易伤津耗气。三是火热邪易生风、动血。四是火热邪易扰心神。五是火邪易致疮疡。 🌊暑邪 1.概念: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具明显季节性。 2.性质及致病特点:一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二是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三是暑多挟湿。 #健康2023# ![]() ![]() ![]() ![]() ![]() ![]() ![]() |
|
来自: xueyongqi555 > 《跟我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