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生活地理 立春、元宵相连,本世纪仅有6次
2023-02-09 | 阅:  转:  |  分享 
  
生活地理 | 立春、元宵相连,本世纪仅有6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昨日上午10时42分,我们迎来了立春
节气。今日(正月十五),我们又迎来了元宵节。两个节令(节日)紧相连,可谓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这种有趣的巧合,源于两种历法的
“激情碰撞”——立春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在每年的2月4日左右。但是,元宵节在公历中的日期却并不固定,仅以21世纪为例,它会出现
在公历2月4日至3月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在21世纪(100年中),立春、元宵二节紧相连只有6次。据统计,分别是2004年、2023
年、2042年、2061年、2080年和2099年。此外,也有立春与元宵同在一天的情况,但是比较少见。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196
6年,那一年的立春和元宵同在公历2月4日,而21世纪并没有这种情况。注意,关于立春,民谚有“春打五九尾(尽),春打六九头”之说。其
意是,立春多在“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从每年的冬至日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向后递推直到“九九”)的第一天。2023年2月4
日是“五九”的最后一天,即是“春打五九尾”。癸卯年“两头春”(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正月十四是立春(2023年2月4日),同年的腊月
二十五也是立春(2024年2月4日)。今年的第二个立春(腊月底)也落在五九的最后一天(2024年的立春也是“春打五九尾”)。“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的上元佳节。正月是(农历)元月,十五日是月圆之夜,而夜为“宵”,故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意即一年
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光绪版《缙云县志》载:“元宵,张灯、放花爆,有桥龙灯、彩茶灯、竹马灯、台阁灯,锣鼓喧天,谓之‘闹元宵’。”?注
意,道教习称天、地、水为“三元”,奉之为天官、地官、水官之神。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同“三元”相配合,即是(上
元)正月十五是天官之圣诞日,(中元)七月十五是地官之圣诞日,(下元)十月十五是水官之圣诞日(一般来说,上元是“人”节,中元、下元为
“鬼”节)。西汉司马迁创“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据《史记》记载,是日原为汉家祀太一(道家之说)的日子,自黄昏达旦
,百姓多于是夜出游观灯。自佛教传入后,与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之仪融合。此后,祭祀之义减去,而观灯之举渐起,至唐代遂成风俗,故又
称为“灯节”。注意,自先秦开始,历代王朝就实行了严格的宵禁(禁止夜间活动)政策,对于“犯夜”行为,处罚严厉。但在上元节期间,政府特
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即“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到了宋代,“元宵节”的叫法后来居上,故“元宵”逐渐替代“上元”成为这一天
节日的主要称呼。按中国民间的传统,是日,白天饮食有年糕、饺子、汤圆(元宵)等,南北方因地而异,并举行各种娱乐和杂耍活动;晚上出门赏
月,百戏社火,燃灯放焰,喜猜灯谜,以示庆贺,堪称中国版本的“狂欢节”。其中的节令食品汤圆(元宵),它寄托了人们祈求新一年圆满顺遂的
心愿。南北方的汤圆(元宵)所用材料一致,但做法不一,即“南包汤圆”和“北滚元宵”。北“元宵”是用干糯米粉滚成像核桃大小的圆子,馅心
是核桃肉、瓜子、青梅、红瓜等与熟猪油、白糖、面粉糅混制成的。南“汤团(圆)”是用浸透了的糯米水磨粉做成,中间包猪油豆沙或猪油白果。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日,故又有“第一良宵”之称。在中国古代,受传统礼教束缚
,妇女大多没有人身(与精神)的自由。元宵节没有宵禁,男女老幼均可上街观灯,却是实打实的“情人节”,是(古代)单身男女相遇相识(成伴
成亲)的重要日子。“正月十五大似年,吃块肥肉好下田。”?元宵灯会的结束,代表着“年节”(即广义“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到正月十五
的元宵节)的终结,此后,一切复常,故民谚云:“过了正月廿,龙上天,佛归殿,娜妮(年轻女孩)做花线,老太婆拆破片(拆补被服),种田人去下田,读书学子归书院。”癸卯年正月十五恭贺新禧,卯兔大吉!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