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临江仙》写尽浮生:人海飘蓬,哪里才是归处?

 嘟嘟7284 2023-02-10 发布于北京


- 诗词赏析 -

....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 摘自徐昌图的《临江仙》

词意:

饮一杯饯行酒,于长亭挥别,浮生若梦,聚散无常,再见亦遥遥无期。蓦然回首处,烟柳重重,有时候一个转身便成了永远。无奈只能踽踽前行,和过去诀别,像孤雁一样穿云钻雾,暮晚的秋日夕阳一片残红,宛如谁在天堂里放了一把火。

今晚的画船会停在何处呢?人海飘蓬,只能随遇而安。夜间潮平水落,月影朦胧,酒醒之后万籁俱静,愁绪就更加浓郁。船中的烛火已经燃尽,却依然辗转难眠,五更天时有风吹来,卷起朵朵浪花。

词人徐昌图生活在唐宋动乱之间的五代,曾由闽入宋向朝廷进贡奉《纳地表》,后被太祖留在汴京为官,擢为国子博士。但此前的生活颠沛流离,多数时间都在旅途中,饱受风露之苦。

这首词,便是作者在这样背景下创作的,远离故里,与朋友和恋人辞别,顺江而下,浪迹天涯。

行文断句中,可见词人笔力不凡,当有济世之梦,奈何生不逢时,五代十国天下割据,四方诸侯各自为王,人命有时如草芥。

在灰暗的时代里,才华得不到施展,本身就是哀叹之事。

徐昌图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却是比较重要的人物,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有了五代这些词人才推动了宋词的发展,之后才有了与唐诗分庭抗礼之局面。

然而在五代时期,文化却是颓靡之际,尤其经历了晚唐,徐昌图亲身经历了唐诗的辉煌,所以他的多愁善感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离别,更是对自己没有舞台的慨叹。

在“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这两句中,词人借离别首先书写了远行的无奈,男儿志在四方,有时候流浪也是一种宿命。

比如现代人,大学毕业以后就会四处闯荡,尝试着在异乡异城建立新的生活秩序,这何尝不是一种飘零呢!

所以词人紧接着又写下了“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回头烟柳重重暗喻着一种决绝,似乎有一种一去不归之悲壮,也体现了词人心中深藏的志向,如同孤雁一样茕茕孑立,要迎长风踏浮云,目标就是更远的天际。

但是没有人知道天边有什么,这就是漂泊之人的凄苦,视命运为一种赌注。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

词人用了一个问句,恰恰是对命运最真实的写照,因为没有目标,只能随波漂流,走到哪里是哪里。

潮起潮落代表着人生的起伏不定,所以词人也很矛盾,借酒浇愁后,醒来人更孤寂。

就像我们常说的,躲得过醉酒当歌的夜,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

想象一下,一个人荡着一叶小舟,顺流而下,不知道前方在哪里,下一站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夜里潮水退去,只能泊舟岸边,饮一壶老酒,冷风吹来清醒后,突然被这种寂静给打到了。原来,我们都是怕孤独的。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揭示了夜晚的难熬,时值暮秋,江风瑟瑟,任烛火燃尽再也难眠,只能迎风听浪,等东方破晓。

所以徐昌图这首词,是不太能按普通的离别怀人之作去解的,那样往往会忽视了词中深藏的情感,这更不是一首描写情爱的词,那样就失去了很多韵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