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之路》的作者写在封面上的一句话:“我们追求财务自由不是因为崇拜金钱,而是因为不愿做金钱的奴隶;不是为了享受奢华,而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获得舒适而有尊严的生活。” 理财的前提是建立在对财富的正确认知上的,只有转变理财观念,才算迈出走向财富自由的第一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位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一个叫布鲁诺,他们是堂兄弟,都是雄心勃勃的青年,他们住在意大利的一个村子里。村里决定要雇两个人把附近河里的水运到村广场的蓄水池里去。村长把这份工作交给了柏波罗和布鲁诺。村长按每桶水一分钱付钱给他们。布鲁诺非常满意这份工作,他认为每天能挑100桶水挣一元钱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柏波罗却总想找到更好的方法,他将一部分白天的时间用来提桶运水,用另一部分时间以及周末的时间来建造他的管道。他也知道,要等上1、2年,它的管道才能产生可观的效益。但柏波罗坚信他的梦想会实现,于是他全力以赴地去做了。布鲁诺挣到的钱比柏波罗多一倍,并常向柏波罗炫耀他新买的东西。当布鲁诺晚上和周末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却还在继续挖他的管道。他总是用这句话激励自己“短期的痛苦带来长期的回报,”管道完工后,柏波罗便再也不用提水桶了。无论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入。他吃饭时,水在流入。他睡觉时,水在流入。当他周末去玩时,水还在流入。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罗口袋里的钱也就越多。 哈吉斯的《管道的故事》向人们昭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提桶”的世界里:干一天的活儿拿一天的工钱,干一个月的工作领一个月的薪水。如果被解雇,或因患病、受伤无法继续工作,收入就会马上停止。不提桶,就没有收入!保障只有修管道,长期引水!只有彻底摆脱“提桶人”的命运,才能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 这个故事其实已经揭示了财务自由之道。真正的财务自由不是坐拥亿万的家财,很多亿万富翁可能负债更多,比如房地产巨鳄某大负债2万亿。正如《管道的故事》所示,“提桶”所得的收入被称为“主动收入”;而管道产生的收入被称为被动收入。被动收入是不用主动付出劳动获得的收入。被动收入是获得财务自由和提前退休的必要前提。 被动收入通常有这些形式,1.多余的房产租金(有断租的风险)2.存款利息3.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收益(如果是负收益则不算)4.理财型商业保险(最稳健持续增长的被动收入)5.企业投资分红6.版税或专利等等。所以,我们也把能源源不断产生被动收入的品类都称之为“资产”,而把消耗现金流的品类称之为“负债”,比如自己住的房产、自己开的汽车、需要负担的教育金或病人所需的康复医疗护理费等等。 因此,真正的财务自由就是被动收入大于日常开支和负债所需现金流的总和。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我们就会有时间自由,可以自由安排每天的生活。 根据这个理念,我们不难洞见实现财务自由之道。首先,我们要尽力提高主动收入,同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优势特质,尽量加大对产生被动收入的资产的投入;其次,合理控制消费欲望,将日常的开支控制在合理范围;再次,将不可控的负债尽量降到一定水平,比如将可能发生的康复医疗护理费用通过健康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增加财务自由的宽度和长度。 财务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智慧地认知和尽早规划的。和《管道的故事》中的柏波罗一样,每个月拿出主动收入的一部分配置一些能产生被动收入的“资产”,日积月累后,“资产的管道”就会源源不断产生现金流,当这笔现金流大于日常支出和负债后,我们就会欣喜地看到,我们终于实现了财务自由! 作者简介: 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曾服务于英国普华永道中国项目做英文翻译,四川大学 2007级工商管理硕士,曾经服务三家世界500强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洲际酒店认证职业培训师(先后为30多家外企、大型国企和民企提供咨询服务和授课),锦江区青年创业孵化器创业导师,国家认证心理教练(为三十来位企业家提供企业教练服务),心理疏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英孚教育高级培训师,公益恩典读书会创始人(曾组织了50多期父母智慧公益读书会),目前是泰康人寿首批认证健康财富规划师,从业经历9年以上,曾获IDA铜龙奖,美国百万圆桌会议(MDRT)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