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第一个是“立春”,“立春”过后便是“雨水”了。 然而,多数时候春天和春雨是不分先后的。春雨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呢?很多人都说不太清楚,有人说是春节前,有人说是春节后。 ![]() 其实,多数时候她在春节前就悄悄光顾了,因为雪是见不得温暖的。倘若天气稍有回暖,正在工作的雪们马上就会把尚未完成的任务草草地交给雨。这雨就是幼时的春雨。只不过她的脚步很轻、很轻,没有一点点声音。一如初次见到生人的小女孩儿,总是躲在母亲的身后,稍一露面就躲回去了。但那份浅浅的湿意却如同她那浅浅的笑,总是令人惊喜连连,叫人频频探视的。 之后,她便接替和熟悉了雪们未竞的事业,开始频频地光顾了。但她依然是蹑手蹑脚,悄悄地来悄悄地去。 ![]() 先是在人们夜晚春眠不觉晓之时,悄悄地来到人们的院落,轻轻地对各家各户的小院和走出村外的小路,稀稀疏疏地洒下少许的雨水,使早起的人们猛然一阵清新、惊异和释然。 其后,她就很是随便地,轻车熟路地时常飘临人们的窗外。“沙,沙,沙”,“滴嗒,滴嗒”。许是刚刚钻入温暖的被窝,许是夜半醒来,忽然就听到窗外有绵绵密密的细雨之声。用心听了,像是少女在轻抚琴弦,又像蚕宝宝在咬食嫩叶。 ![]() 天籁之音般隐隐约约,如箫似笛,如诉如泣,随了窗外树叶飒飒,婆娑影动,唐诗宋词的音韵便随即鸣于耳畔,一如儿时母亲低唱的一曲幽幽的催眠曲。使每个人白日的一切烦扰和夜晚的各样失眠,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睡得酣畅淋漓!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早晨起来, 雨仍淅淅沥沥地下着。一夜间,大街小巷便开满了各色各样的花朵。有黑的、紫的,绿的、红的,有深有浅,有大有小,随了人流弄得一街街、一巷巷和各条马路上都有花朵飘动。 ![]() 其实,春雨从来不像暴风雨那样使人惊惧。她没有夏雨夹带的电闪雷鸣,也没有山雨摧枯拉朽的气焰。看似细雨朦胧,却实在是温润可人——这时候所有人们手中的雨具,只不过是一种装扮而已。 不大一会儿,匆匆忙忙的行人便收起雨具,放慢了脚步——许多人会感到天上飘落的不是雨水,而是馨香的花瓣! 人们常说,雨中漫步是很浪漫的。然而,夏日的雨风起云涌,瓢泼大雨倾盆而下;秋天的雨秋风乍起,凄凄惨惨,又哪能容得下这份雅致?也只有在这沾衣欲湿的春雨中,才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雅士们,看到了“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 看,原本干枯的老树,朦朦胧胧间有了一抹淡绿的色彩;脚下的小草们如同半睡不醒的婴儿,正晃动着小脑袋安然地吸吮着乳汁样的雨水;远远近近的花草、田地和山坡,都像在麻油中沾洗过一般油酥油酥的。浓淡相宜,处处都散发着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绵绵,若有若无,时疏时密,却总那么甜蜜缠绵细腻地下着,宛若多情少女的眼泪,使人不觉其有丝毫的厌烦,反倒感到她是那样的温润可人。 她总是用一种浪漫的柔情,孕育着荟荟众生,滋润着茵茵幼苗。她没有一点不切实际的苛求和奢望,却甘愿奉献出全部身心和精力。她不像严冬的雪花那样娇做和冷酷,也没有夏日暴雨般的狂妄和狂暴。但她总是天使般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总是在不声不张中,润物无声地使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她永远都是柔情绕指浪漫如诗,却深藏着母亲般伟大的力量! 如今,乡村雨韵早已成了梦中的奢华,拥挤而喧嚣的城市早已容不得这样的清新和淡雅。即使已经深夜,街道上各样的烦躁也常常把春雨的韵脚碾得支离破碎。 ![]() 因此,很多时候,我总是希望天下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事物,都能如同春雨般少些娇做和冷酷,多些真实和温柔;少点狂妄与狂暴,多些内涵和实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