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互(深度好文)

 儒风大家 2023-02-10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诗经》中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永远都是相互的。
 
感情是相互的,以真心换真心,拿真情换真情。
 
付出是相互的,你给别人多少,别人也会回敬你多少。
 

1

你敬人,人敬你
 
《孟子》有言:“敬人者,人恒敬之。”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人如何,人对你如何。
 
你若趾高气昂,目中无人,没人会把你放在眼里。
 
你若自命清高,傲慢不逊,没人会愿意与你往来。
 
这世上,难堪都是自己找的,尊敬都是自己赢的。
 
如果你不懂得先尊敬别人,又如何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呢?
 
其实,尊重很简单,并不是要求我们事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而是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多包容,多体谅,多理解,以礼待人。
 
国学大师季羡林身为学界泰斗,但从不自恃身份。
 
无论是对小辈,还是平辈长辈,处处都谦和有礼。
 
当年,白岩松在季羡林家中做采访,临走时准备递上名片。
 
季老忙站起身弯腰等着,即使拿名片时间较长,季老也没直起身子。
 
后来,白岩松还来过两次,每次走季老都是礼貌地站在门口看着他走远。
 
这份敬人的品格和气度,也让季老更受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你敬人,人敬你,平等对待,相互尊敬,是人和人交往最重要的规则。
 

2

你让人,人让你
 
《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歩即进步的张本。”
 
很多时候,你适当让一步,并不是怯弱,也不是退缩。
 
而是一种大度的涵养,一种高明的远见,一种吃亏的智慧。
 
因为让人,就是让己,你让人三尺,人也会让你三尺。
 
就像流传至今的“六尺巷”佳话美谈。
 
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老家人因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葛。
 
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老家人甚至还因此去信给张英求助。
 
张英见信后,笑着回了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于是,张家人主动让出三尺地界,而邻居也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
 
两家不仅因此冰释前嫌,还被朝廷褒奖修建了一座牌坊,千古流芳。
 
《格言联璧》中也讲:“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
 
一味地咄咄逼人,争强好胜,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让一步,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人生也会变得越来越顺畅。

 

3

你容人,人容你
 
常言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容,是心胸,是境界,是处世的哲学。
 
生活中,越能容得下他人的人,越能被他人容得下。
 
林肯就将“容”当做行事准则,处处容言,容事,容人。
 
他当选总统后,南北战争爆发,一开始北方处于劣势。
 
因此,他的执政能力大受质疑,被诸多政敌当众鄙夷嘲笑。
 
但他始终都报以宽容,连己方议员都说:“你不应该试图和他们交朋友,应该消灭他们。”
 
林肯却说:“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我不就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恰恰是这份容人的气度,将敌人变成朋友,后来才能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一个人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被多少人容得下。
 
相反,只会四面树敌,不容于人,将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真正强大的人,从来谦和豁达,宽容待人,将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4

你善人,人善你
 
俗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生命是一种回声,善意是一场因果。
 
你向人传达善意,种善因,自然能收获善果。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国大将魏颗的父亲重病时,让他放自己的爱妾祖姬归家改嫁。
 
但临终前,他父亲神志不清,又改口说让魏颗杀死祖姬以殉葬。
 
待父亲去世后,魏颗心中不忍,于是让这个女子改嫁他人。
 
不久后,秦国伐晋,魏颗与秦将杜回在战场上拼命厮杀。
 
危急时刻,突然有位老人从后面拿绳子套住绊倒了杜回。
 
魏颗趁机俘获杜回,晋国也因此大获全胜。
 
原来,这个老人就是祖姬的父亲,因感念他的恩德,故来相助。
 
一个人心怀善意,行善事,就是最好的风水。
 
因为你曾经播种的善良,不经意流转间,必将惠及自身,和世间的万千惊喜好运,不期而遇。
 
文末点个在看儒风君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