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分:肝经篇之中都穴 ▲点一点,听语音 中都穴是肝经的郄穴,别名“中郄”和“太阴”。是肝经脉气汇聚地方,又是肝脾两经交汇的地方,刺激此穴同时对肝脾两经具有调整作用,最直接的就是对各类肝脏疾病有较好疗效,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郁而导致的食欲差、腹泻等症状,效果显著。 肝的主要功能是藏血,阴经郄穴善治急症中的血症,所以,中都穴能使肝经循行血液收摄于经脉中,不致溢出脉外而出血。肝经又循行环绕于阴部,女子崩漏与肝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故中都穴在临床上是治疗崩漏的特效穴。 中医认为崩漏的主要原因是冲任二脉不固,多由于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原因,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能固摄血液所致。崩漏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发病急骤,出血量多的称为崩,发病缓出血量少或淋漓不绝的称为漏。刺激肝经的中都穴即可达到止血,治疗崩漏。同时,还可以疏肝理气,调经止血,对生殖系统,如遗精、疝气、小腹疼痛、月经不调、产后持续出血或分泌物多等问题均有调整作用。 中都穴还是改善视力的特效穴。现在,人们几乎都是手机不离手,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视力下降、视力模糊、头昏脑胀等病症,即可刺激按摩中都穴加强眼肌调节眼球曲度,从内到外迅速消除眼睛的疲劳,起到快速改善视力、视力模糊的作用。 中医认为 “ 目得血而能视 ”,由于中都穴是肝经上的郗穴,肝血深藏此处,刺激它可以使肝经血更旺盛,另外中都穴所处的位置是肝经与脾经之会,所以刺激中都穴同时还可以健脾,而主脾肌肉,通过刺激中都穴能够加强眼肌调节眼球曲度,从而可以从内到外迅速消除眼睛的疲劳,起到快速改善视力、视力模糊的作用。 中都穴对阳气托举及大肠固涩防脱有很好的作用。所以,此穴能实现肠胃同调,对由“中气下陷”导致的久泻、久痢、子宫下垂、脱肛等症状有特殊调理效果。 中气下陷大多是因为人的脾气虚了,脾能量不足,对脏腑维系升举的力量减弱了,从而导致内脏器官位置相对下移,症状往往表现为小腹部胀满重坠,便意频频,可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症。 根据“经之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中都穴位于小腿骨的中间部位,按压中都则能缓解膝盖疼痛、足部疼痛,对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等症状疗效极佳。 此穴还被作为针灸麻醉常用穴。可治疗肝经循行路线上的痛病,如急性肋骨痛,急性肝区痛,急性眼睛胀痛等病症。 中都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先在内踝尖上7寸的胫骨内侧面作一水平线,当胫骨内侧面的上中1/3交点处取穴。 平时可用拇指进行掐按,用力深按30秒,然后松开休息,连续反复多次。也可以用拇指分别按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穴位3至5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