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1日,我国颁布《婚姻法》实施一夫一妻制,而他却是党组织特批“一夫两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范绍增出生于1895年,四川大竹人,地主家的大少爷,从小为人憨厚,大家叫他“范哈儿,”小时候范绍增最喜欢的事就是去茶馆听书,特别喜欢英雄传奇故事,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一个英雄。 所以范绍增十多岁的时候加入袍哥,这是个有身份的人加入的组织,他们反对封建统治,接受三民主义;1916年范绍增加入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范绍增走南闯北打仗,川军的名声日益壮大。 范绍增的结发妻子陈义容在老家帮他打理家务,照顾父母;而范绍增却在外面娶了6房姨太太,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之后军阀混战,范绍增补国民党整编。他把姨太太培养成交际花,帮着他升官发财,1928年蒋介石任命他为川鄂边防军司令。 范绍增一生最为出名的两件事,一是1942年5月,范绍增在武器装备、部队人数都不及敌军的情况下,打败了日军22师团20000多万人,收复余杭等地。 紧接着又击毙日军15师师团长酒井次郎中将以及所属部队,酒井次郎是自日本陆军创立以来,第一个阵亡的师团长,范绍增因此名声大噪,成了有名的抗日将领。 然而战场得意的范绍增却并不受蒋介石的重用。 蒋介石对掌握兵权的范绍增很防备,因为范绍增既不是自己的嫡亲,也不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学员,蒋介石曾两次解除范绍增的指挥,让范绍增两度成了光杆司令。 一气之下的范绍增在国民党大选时,站队呼声低于蒋介石的李宗南,让蒋介石很恼火范绍增的做法,他想除掉范绍增,觉察蒋介石的阴谋后,范绍增先一步脱逃。 逃脱后的范绍增去了上海,在这期间结识了共产党的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影响下,范绍增的思想发生了改变。 1949年12月,看清整个时局的范绍增仔细筹谋后,带领自己重新组建起来的川军40000万多人起义投诚,受到了我军将士的热烈欢迎。 起义投诚后,大家的目光看向了范绍增身后的一群姨太太。 范绍增知道共产党的纪律是一夫一妻制,他是个计划周密的人,早在同年的9月20日,他就召开过家庭会议,专门讨论7个妻妾的去留问题。 当时范绍增提出,她们愿意走的,拿钱走人,不愿意走的,暂时送回老家。当时只有一位姨太太拿钱离开,剩下6人范绍增暂时把她们送回老家。 范绍增起义投诚后,他的6个姨太太的去留问题必须做出选择。 范绍增再次召集家庭会议,他没给大家选择,直接说出自己的答案,他将留下大自己2岁的结发妻子陈义容,自己多年从军在外,妻子一直帮自己辛苦打理家务,照顾父亲,于情于理自己都不应该抛弃结发妻子。 最后有5人离开,四姨太叶邵芳死活不愿意离开,12个子女因为母亲的离开,也四分五离。 有着传统思想的叶邵芳始终认为,她既然嫁给了范绍增,就要从一而终,范绍增担心步步紧逼会出人命,上报组织后,只得把叶邵芳送回了老家。 1950年5月1日,我国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自由恋爱。 几年之后,组织上根据范绍增的实际情况,最终特批让叶邵荣陪在范绍荣身边,照顾范绍增的起居。 历经多少磨难,范绍增成就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带领部队起义,弃暗投明,走出了正确的一步。大智若愚,智慧一生。 1977年3月病逝于郑州,享年83岁。#历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