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对许多人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 可对于身处土耳其和叙利亚的人们来说,这一天,犹如噩梦。 当地时间凌晨4时17分,太多人正安然酣睡,下一秒,整个城市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地动山摇、天崩地裂。 过去100年来从未遭遇过的7.8级强震,以毁灭者的姿态降维打击: 一栋栋七层高的楼房于瞬间轰然倒塌,期间,还夹杂着爆炸、大火…… 太多人,根本来不及呼救就永眠在了废墟之中。 侥幸存活者,前一秒,还是烟火人间;后一秒,已经身处炼狱。 更艰难的是: 正处严冬时节,多地大雪纷飞,室外气温多在0℃以下。 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强震发生后,余震不断,6.7级、5.9级…… 短短10个小时后,被困于废墟中的人们还没等到救援,当地时间2月6日13时24分,又一场7.8级的强震咆哮而来。 两次强震,更多房屋终于都支撑不住,成片的建筑群顷刻间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垮塌,一转眼,整座城市就几乎被夷为平地。 坐在车里,都能感受到马路仿佛海浪一样在剧烈翻滚,掀起S型波浪,房子变成海上漂泊的船只,大地生生被撕裂。 被埋于废墟的人们,则离死神再进一步。 作为人类,通常,我们会对人工制造出的各种武器和不分青红皂白的强权感到害怕。 可这次强震,却展现了大自然发怒之下摧枯拉朽的暴戾。 土耳其地震专家艾哈迈德·奥文·埃尔詹表示:此次地震发生的地方在四个主要断裂带的交界处,威力相当于130颗原子弹持续爆炸了43秒。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则坦言: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灾难。 ![]() 确实,在天灾面前,人类的所有不值一提。 大自然想毁灭一座城,就像我们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截至2月9日,强震已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超过1.2万人死亡。 据世卫组织预测,此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上升到2万人以上。 当地一位居民称: “现在废墟下的人比废墟上的人多。” “每座倒塌的建筑物下都有大约400-500人被困,只有10人在试图把他们拉出来,而且没有机器。” 是的,无妄之灾面前,所有人都在试图给生命挤出一条通道,哪怕是用身体对抗灾难,哪怕是用生命守护生命。 就像他们: 一个父亲在地震瞬间,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把孩子护在身下。 被发现时,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僵硬。 而他的孩子,因为有父亲血肉之躯的庇护,得以被成功救起。 一个妈妈,在和孩子一起被掩埋的56个小时里,一直坚持给孩子哺乳,因为有乳汁的补给和精神的寄托,一岁半的孩子,得以撑到被成功获救。 也是一个妈妈,在废墟之中,拼尽全力也要把自己的孩子生下来。 十月怀胎,这位母亲怎么也想不到孩子的出生之日会如此惊天动地,但被置于那个当下,让孩子降生,已经是她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后生机。 确实,撑着最后一口气生产的她,在听到孩子哭声后就遇难了。 而小小的女婴在被发现时,因为严寒,全身冻得发紫,还有多处瘀伤和撕裂伤,但脐带没有断开,还能从母体汲取营养,经过医生救治,身体情况已经稳定。 而女婴,也成了家中唯一的幸存者,爸爸、妈妈、四个哥哥姐姐和一个姨妈均已罹难。 一个姐姐,年仅7岁的女孩,带着年幼的弟弟蜷缩在瓦砾残骸里,为了保护和宽慰弟弟,等待救援的17个小时里,一直用胳膊保护着弟弟的头,并用手轻轻抚摸弟弟的头发。 只不过,相比于以上被庇护下得以存活、懵懂无知的幸运儿,那些被愧疚、自责、思念时时入侵、抓心挠肝又怎么都抓不住一丝安慰的幸存者,则更痛苦。 可以说:当地每一个痛失亲人、已识人情冷暖的人,在现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折磨。 有人抱着尚在襁褓里的婴儿遗体痛哭不止,不断亲吻冰冷的额头,哭着说: “孩子醒醒”“你这是撕碎了我的心”…… 是啊,前一秒,他还想要好好爱孩子的一生;谁曾想,下一秒,这辈子就已是阴阳两隔。 有人站在已成废墟的家门前嚎啕大哭,“彻底崩溃了”。一夕之间,他失去了12位亲人,妈妈、妹妹、所有的家人…… 前一天,他还拥有全世界;后一天,环顾四周竟空无一人。 离开的亲人有多少,他心里咕咕流血的伤口就有几条。 有人坐在废墟之上,没有一滴泪、不说一句话,却始终紧紧握住15岁女儿的手,哪怕女儿被压在巨大的混凝土块下已然离开,哪怕女儿的手指已经变得蜡质…… 那是他的“小棉袄”,却在这个严寒之冬撕碎了他所有能感知的温暖。 阴间和阳间的路有多宽,他的痛就有多长。 至于为什么幸存者会愧疚和自责,因为: 对于亲人的逝去,哪怕自己一点点责任都没有,哪怕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锅,是人类无能为力的天灾所致,但不少人也会本能地怪罪自己,会觉得: 要是孩子不在这儿就好了,不在这儿,就不会碰到这样的事儿。 就像在汶川失去儿子的成兴凤。 她说之前一家人一直在北川大山里,儿子读一年级时的一个冬天,有一个孩子把他推到了冰冷的水里,儿子的衣服、书包都湿透了,觉得环境太苦、条件太差的她,就执意让全家搬到了北川县城。 本意是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读书条件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决定会要了孩子的命。 以至于地震已经过去很多年,但她仍然对自己当初的决定耿耿于怀: “我很惭愧,我真对不起我儿子。” “因为我想给儿子一个好的条件和环境,我真的,我这一步走错了。我很后悔,如果在我老家,我儿子就还在。” 也有人会觉得: 在当时,自己没能保护好孩子,所有的错、所有的责任都在自己。 就像在地震中被埋30个小时,失去小腿的廖智。 当时,她下意识护在婆婆身上,而婆婆的怀里,抱着她的小女儿虫虫。 她企图用自己的身体抵抗灾难,可坍塌的楼板整个翻转,把她压在了最下面。 回过神,她下意识去摸女儿,婆婆告诉她:“虫虫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婆婆也没了声息。 她把手放在婆婆的鼻孔上,没一点感觉,又往下摸,在坚硬与粗糙的砖石中,她摸到虫虫柔软的小身子,已经冰凉。 当时,一根钢筋刺穿她的右腿,插进小腿肚子里。 但在极度的疼痛与绝望中,她开始害怕活着。 听到爸爸在外面焦急的呼喊,也选择沉默。 因为她不知道女儿走后,自己的日子该怎么过。 不求救、不被发现,“就可以毫无负担地死在废墟里。” 后来,被救援队发现并救起后,白天,她会瞒着家人,让朋友推着去看医院里的新生儿洗澡,再趁孩子们的妈妈睡着,偷偷抱一会儿别人家的宝宝。 夜里,又总会梦到虫虫,她恨自己,想起废墟里身边那个完整的鞋柜,她总一遍遍自责: “我怎么这么笨,如果把她藏进柜子里,虫虫是不是就不会死?” 要不是后来经过多方劝解、自己想通并放下,得以用舞蹈向女儿寄托情丝,或许,这辈子,她都再也走不出来。 但对此,学乐君虽能理解,却也想说: 确实,用身体守护身体,用生命庇护生命,是生而为人最伟大的壮举,也是对世间亲情最动容的诠释。 不过,世间之事,尤其是在人力不能及的天灾面前,作为一个有着血肉之躯的人类,能做的实在太少。 救下了,是幸运;没救下,就是命运。 放过自己,不是冷血、不是背叛,也不是枉称为人。 只是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而每一个逝去的、爱我们的人,绝对都希望我们能好好过好以后的日子。 所以,文章最后,让我们为地震中所有逝去的生命祈福、为所有幸存者祝福的同时,也请做好两件事: ▽ 做好自己。 这不但是对自己人生的自我成全和成就,也是对每一个爱我们的人的交代。 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是生而为人最大的福报。 ▽ 珍惜眼前人。 米兰·昆德拉曾说过:“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确实,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都败给了世事无常; 我们总以为有的是时间,却不曾想缘分已走到了倒计时; 我们总以为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没什么不同。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或者一刹那,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最痛心的是,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 所以,就像哈兰·科本在《永恒的迷失》里写道的那样吧: “珍惜眼前的人,珍惜此刻的情,明天不一定有太阳升起。” 因为: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时间,生命和爱。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和我们相处多久,都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 “把每天,都当成末日来相爱”,有时间,亲吻一下孩子的额头,拥抱一下爱人的臂膀,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们,对亲人说一声有你们在真好…… 时光,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