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开视频过大年

 赫建 2023-02-10 发布于吉林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我们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春节,逆行者的身影和脚步还未远去,近期局部的疫情反弹又让2021年的春节成为不寻常。
受疫情影响,我原本打算回家乡过年的想法变成了梦想。从疫情暴发这一年来,地球村人都在接受着考验,从人传人到物传人,我们清楚的知道只要疫情存在,不管它在哪里,我们就有被感染的风险。近期发生的由一个人、几个人的无症状感染传染到几十人、上百人,传播速度之快,感染人数之多的严峻疫情形势不容忽视,严格做好防疫,从我做起。我们决定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春节,不给家乡添麻烦,不给亲人添麻烦,不给社会添麻烦,尽百姓应尽的义务,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只等疫情过后了,毕竟生命和安全大于一切。
举家来长春27年,这是我们第一次没回家乡过年,心里有失落但更有坚定的抗疫信心。往年的这个时候,父母、弟弟和孩子们都盼着我们一家人回去过年,而我们也把春节前准备回家过年的这段日子过得紧张忙碌又幸福充实。虽然春节回家只有短短的四、五天时间,可这是我们盼望了一年的事情。
对父母亲人们来说,我们回家了,年也就到了。父母盼年,是因为女儿回家了;弟弟们盼年,是因为在外生活的姐姐一家人回来了;孩子们盼年,是因为姑姑回来给他们带好多礼物;我们盼年,是回家乡和父母亲人们团聚。
家,永远是我心里最柔软、最放不下、最牵挂的地方。日前,姑婆婆曾给我留言,她说:“年轻时我们要工作,要顾家,要抚育儿女,如今孩子成家立业了,我们也退休了,忙忙碌碌的前半生转眼即逝,现在闲在家里,更时常想念家人,想念家乡,因为我们都身在异乡。”是的,身在异乡之人,对家的眷恋,对父母亲人的情感和对年的盼望,他人是无法理解的。我与姑婆婆一样,都是年轻的时候离开故土,在他乡拼搏了半辈子的时光。虽然他乡早已变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我们依然恋家,因为那是故乡,那里有我们的至亲和养育我们的高天厚土。
特殊时期,我们不回家过年的想法得到了家人们一致的赞同。放到往年,如果春节回不了家,我们的心情都会很郁闷。但今年不同,经历了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我们都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才能更好的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留在长春过年。
我妈妈总在视频里对我们说:“疫情严重就别回来了,你们四口人在长春过年吧,开春儿天暖和了疫情过后再回来。”
大弟说:“能不回来就别回来了,安全重要,你们回来我得隔离,单位有要求。”
是的,什么能比安全重要呢?当下,防控疫情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对妈说:“年三十我们打开视频连线长春、沈阳、本溪几家人一起过年,这和回家也没什么区别,都能看得到。”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从决定在长春过年,我和爱人便开始采购年货,女儿在网上订购大红灯笼、窗花,准备过年了。想想这么多年来,每年回家过年都是大包小包,直到把车后备箱装满了为止,回来的时候妈又会把家里冰箱里的存货给我带回来,甚至有大葱和酸菜。临走的那天,还会包一顿饺子用大饭盒给我带回长春。这么多年来,年,就是这样过的......
今年,我们要过一个视频年,虽然身在长春的我们一家、居住在沈阳的侄女一家、在本溪的父母和二个弟弟家,不同的地点,但却是一样的年味儿,那就是幸福团圆。
我想,因疫情影响回不了家过年的人,是否也和我们一样,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以这样的方式过一个祥和团圆年。
相信,我们同心抗疫,待到春暖花开,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