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云梦皮影戏

 王静图说 2023-02-10 发布于湖北


缘起于天津的一位摄友想拍一组照片,委托先了解情况。

得益于《走进文化孝感》一书中关于云梦皮影业的探访,对皮影有了初略印象。

白纱屏幕,铿锵锣鼓,念唱宣科,手舞足蹈;

京剧脸谱,剪纸艺术,透雕镂空,色彩鲜亮。

台上台下的皮影门道。

从印象到影像,一波三折。

先是寻找联系方式,尝试与当地有关部门打听未果。

好不容易有了联系方式,和非遗传人秦礼刚电话后得知因家庭变故,他的戏馆关了。

没想到过了几天,秦老师回电话,他在武汉有场演出。

约了喜欢人文拍摄的朋友一起前往。

演出受邀“戏曲进校园”,

早早的,秦老师就准备好了道具,候场时,又早早换好行头。

物品、摆件、电源,细枝末节,一一清点。

空闲时间,他们就在后台看着学生们的演出。

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中,声惊四座的皮影戏开场了。

一曲《武松打虎》,从剧情的展开到人物的刻画,一会行云流水,一会激情悲壮。若干霓裳小人儿在纱上飞舞,和着秦老师千回百转的唱腔。

40分钟的演出,赢得阵阵掌声。

一口唱出千家史,双手舞出百万兵。

30多年的“从影”,秦老师有着很多“绝活”。从皮影自作改良,纱幕放大,多样着色,丰富伴奏,以及独创“换头”技术到剧目创新,不断传承创新。

最终,人称“皮影王”的他把云梦皮影戏带进了人民大会堂。

云梦皮影戏始于清中叶,现在的云梦县城还有一些戏馆。

新年伊始办事的途中,特意绕道云梦。

现实中的皮影戏馆却没有台上光鲜。

 “父子兵影戏馆”位于拆迁地附近,铁皮房,长条凳,四方桌,零星地聚集着一些老年人,他们或麻将、或纸牌,或喝茶、或聊天,房内浓浓的煤气味,

老板娘烧水上茶,前后张罗着,

掌门人刘大建赴亲戚家的喜宴去了,中午11:30分的演出没有如期进行。

相对于刘大建的铁皮房,

李新平的茶馆就“气派”一些。说是茶馆,招牌未挂,2大间门面房,屋里满满当当的棋牌人。

李师傅介绍,他在这个地方已经经营4年了,皮影演出是供消遣的,不收费,

茶馆经营主要靠收棋牌人的台子费。边打牌娱乐,边看听皮影戏,

这里临街,成为周围老年人欢聚的好去处,生意也好得多。

秦礼刚的茶馆关闭后,主要以应聘演出为主,刘大建、李新平是目前活跃在云梦的皮影人。

无论是秦老师的整场演绎,还是李师傅的现场演出,

天长日久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和节奏。

不急不缓,不动声色,任世相纵横,依然坚守传承。

离开云梦前,听说秦老师的徒弟要回来和师傅一起重开茶馆,真是一个好消息。

我在心里默许,“父子兵影戏馆”搬一个新家,李师傅的戏馆有一个响当当的招牌,

这样,下次到云梦,我就能欣赏到各家皮影戏班的风采!

坚持原创

喜欢就赞赏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